![]() |
發布時間: 2023-8-4 15:06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路人丙 于 2023-8-4 15:50 編輯 下午跟單位里一個學生借了《機械設計基礎》2017年版本,這本書應該是浙大本科的教材,找了下關于什么是機械設計的一段內容,我總結了下內容如下,或許有疏漏,你們也可 ... |
好東西 |
根本學不完,糾結抑郁了···· |
支持! |
以前,專業課老師就說了,好的設計員要會設計設備。保證設備出了質保期在壞(最好是3-4年,保證有錢賺還不讓人認為設備拉胯),壞要壞的精妙,讓別人找不出設計人員的責任,你還得知道壞的原因,就是不說,藏起來下次繼續使用。![]() 現在是想做好設備,但是不允許,認為沒必要做好設備,各個都是差不多先生。 我家老爺子就好罵,十年前的水泵質量好的一批,好幾個工廠和鄉鎮用了快十多年了,也不出毛病,不能換泵和維修,上哪賺錢。 |
我只站在機械之外提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有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不是不知道,人家不說。我們為什么沒有諾貝爾獎?為什么我們只有1-100,沒有0-1?就是只學會了表面,沒學會實質,只學會了抄,所以才不會創新。為什么我們的國產3d軟件不行?這個就是答案。 |
我不能和你爭論。我一個搞機械設計30年的人和你爭論這個,我就輸了![]() |
ytzhanggj007 發表于 2023-8-6 07:03 站在你的角度,寫了很多。對做信息數據的人來說,他們對機械設計的理解僅僅是對信息的收集與整合再造。你的所謂計算公式都可以寫入程序,大多數人不需要記憶。當你擁有超級工具、外掛時,你的那些所謂的能力真不值一提。就像你拿大刀砍導彈一樣。工具!必須明白,機械的誕生跟工具發展非常有關,或者說機械就是為制造更好的工具誕生的。如果有人讓你舍棄本源,讓你操練肉身,那就是個機械白癡。不過貌似這種人好像挺有勢力,不得不屈從。所以咱們不要談論機械設計,因為咱們不需要懂,事實上也不懂 |
機械設計課程,側重于常見基本傳動的計算,如鏈條齒輪帶輪傳動等速度功率等的計算;各種常見聯接如螺紋聯接的受力分析的計算,各種標準的了解和應用,如鍵連接怎么選用和計算; 理論力學課程,側重剛體的平動與轉動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計算,各種行星機構的速度計算,各種自鎖機構的邊界條件的受力分析等; 材料力學課程,針對彈性體的力,力矩,轉矩 ,變形等的計算。當然現在有有限元分析工具的加入,這部分內容更加豐富和便捷。 當然還有很多的專業課,如金屬切削機床,金屬切削原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學,組合機床設計,控制原理等,這些內容也很多,當然常用的內容也許不多。 這些都是可見的內容,盡管不容易,但是對于設計機械,這些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了解面向產品的工藝的了解和工藝參數的數字化,以及通過各種機構和控制來實現對工藝參數的數字化控制,以達到工藝的要求,從而生產出合適的產品。這個工作大多由機械工程師來做,也有懂機械的電氣工程師參與的,這兩種人員都是懂產品的工藝,機械粗懂電氣(學過電氣一些課),電氣粗懂機械。能預期客戶的需求,能針對成品持續進行改進和提高的能力,以應對市場競爭的需求。這個才是最難的。 說機械入門簡單或者門檻低這個沒什么太大意義。街頭白鐵工做鐵桶是鈑金工,過去街頭燒煤打農具的也是熱加工鍛工,走街串巷磨剪子鏘菜刀至少也是鉗工,張小泉也是做剪子的,鞭炮也是火箭的雛形,但要是說做鞭炮的拍拍錢學森的肩膀說咱是同行,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總之,做什么都是沒有止境的,只有自滿的人,沒有發展完全成熟的技術。說技術成熟的都只是針對自己的認知而言。弄個底座,兩根導軌,加個絲桿電機,就會機械設計,這都遠遠稱不上。設計產品出來試車和生產時救火,和降維打擊設計產品,完全是兩個概念。 實際任何技術都是這樣,粗通都簡單,精通才是難的。跨學科研究那更難。生化難不?難。但是發酵做饅頭我們都會做。那么容易?也不是,施一公在西湖大學哪里還在招人加大投入搞研究呢。 |
讀本好書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你如果認為讀一本書,你就會搞清楚機械設計。。。那還是書讀的不多。每個人對機械理解都不同,對設計理解也是萬紫千紅。你卻用一本本科教材定義機械設計,說明你對大學教育期望很高,對機械設計擴展度不高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11 09:40 , Processed in 0.0631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