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7-5-5 16:22
正文摘要:國產大飛機C919今日首飛! C919首飛背后,中美歐大國博弈進一步升級 跟著C919走整機設計(視頻鑒賞) 雖然C919是組裝貨,但你可別瞧不起它!說C919“只造了個殼” 是不懂什么叫國際分工 & ... |
滾刀魚 發表于 2017-5-10 13:18 謝謝您的理解,同樣,因為我的詞不達意,表達混亂給您造成了錯覺,跟您說對當初,我并不是失意者,相反我雖然不是那一批被扔下海的下崗人員里混的好的,但也不是差的,至少有房有車有個幸福的家,畢竟我還是一個有一點技術水平的技工吧,我只是想說,當年國企搞下崗一刀切很武斷,現在的國企改革,很多做法也不見得有效,都是搞機械這一行的,機械大工業生產的根本是什么,不是高技術,也不是花園式工廠,是技術工人的基準水平,我這么說您可能不同意,可這是我親歷的,原來和我有技術協作的一家機加工企業,在剛開始合作的時候,很多有難度的非標件都能做出來,那個廠的齒輪加工車間可以做出來相當漂亮的螺旋傘齒輪,基本可以替代進口件,只是我們國產鋼材比不上進口鋼材,所以零件壽命短,可是合作了3年后,哪家公司拒絕再接單了,因為03年,那一批老技工都一刀切,退了,新進廠的年輕人操作不來那些有年頭的進口數控機床,原因很簡單,原來新入廠的都是廠屬技校畢業的,經過專門的培訓,后來技校給切了,沒了培訓,老師傅在的時候根本沒人提接班人的事情,等人退了以后,發現問題大了,有技術難度的活接不了了,只能靠大路貨拼市場,結局您也明白了,08年那個廠被另一家企業兼并了,45歲以上的基本上都內退了,先前說的只不過是感慨,因為15年,16年我們這里的幾家奄奄一息的國企再一次裁撤上年紀的工人,還是一刀切,40歲,難道我們國家奢侈到了40歲以上的工人就落伍了嗎。國企改革資產流失不可怕,畢竟有人找后賬,可是,這么多年流失掉的老工人,都是沒水平的嗎,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些下崗的老工人找工作那么容易嗎,經驗是靠人來傳承的,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技術工人培訓體系和一代又一代的老工人傳幫帶,制作高端難度大了點吧。至少私企老板沒有肯花錢弄技術工人培訓的吧,讓老工人傳幫帶,老板們恐怕想的是技術學到手,老頭就趕走吧,成本控制,在大多數老板那里就是減少高薪多用底薪吧。要高薪,也要有環境啊。不過您說得對,歷史傷害了我,我沒辦法,我們大家也都沒辦法,只能去承受,生活還得往前繼續!總不能抱著炸藥包報復社會吧。 |
akeey 發表于 2017-5-10 02:30 不好意思,言辭過于激動。 90年代的下崗潮我確實沒經歷,但是我親眼見證了那段歷史,我還是比較了解,尤其在我們東北,朱老總一聲令下,國有企業職工全部下崗或者工齡買斷,而且在我們東北搞的是試點,那時候我父母都在工廠工作,都是在那個時期下崗的!當時感覺家庭收入突然就銳減了,雖然后來,搞返聘,又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但是家庭收入還要拮據很多,因為原來的很多國營廠的福利都沒了。據我看到的歷史現象,您也不用對那段時期耿耿于懷,因為那是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結論說:那段歷史時期的政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我因為親眼見證過那段歷史,所以比較關注這一塊的問題,我們現在也只能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 下崗和買斷工齡,確實給國有企業減輕的負擔,但是做法過于武斷,基本是“一刀切”,當時我父母所在的工廠,政策是一個工廠所有人都下崗,再等待返聘,不希望返聘或者沒資格返聘的買斷工齡,買斷工齡的拿著幾千塊錢就徹底的離開企業,跟企業沒關系了。我父母屬于那種踏實肯定干的,最后返聘了,但是工資不漲反降,沒有獎金,沒有其他福利了,家庭收入減少了很多。而更多的人就選擇買斷工齡了,有人自己做點小生意,后來生活也不錯,有人買斷工齡的錢花沒了,就繼續找政府找企業鬧事,就形成了東北最早的一批“上訪者”,這些人后來混的也都不怎么樣。還有一些專業技能強的人,離開老家,去南方找私企工作,后來混的也不錯。這“一刀切”的政策,造成國有企業技術人才流失,應該可以算作是國有資產的損失。在這時期,有人因禍得福,有人自暴自棄,有人選擇堅守,也算是有利有弊。 但是國家政策和管理的缺失,下崗減負后的國有企業并沒有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換句話說:當時的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當時國有企業的改革沒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就是說想放手,又放的不干凈,干預過多。我個人覺得當時應該采用市場調控手段,將企業直接推向殘酷的市場競爭,適者生存,劣者淘汰。企業的人員裁剪或者增加,企業自動根據企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獲取的經濟效益而調整,事實證明,現在的國企改革,走的就是這條路。 另外就是當時國企改革,真正的資產流失,那個時期的國企改制,造就了一批,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企業家”,為什么加引號,因為我覺得他們占了國有企業改制時期的大便宜,企業家的名號給他們有點違心,當時車間搞承包制或者直接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個人,老國企的機加工設備呀,賣的跟蘿卜白菜的價格差不多,這些有形資產的流失,沒有人去關注吧! 其實,90年代的下崗潮,損失的不只是個人,國家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損失也是無法彌補的。中國工人從來就不缺“工匠精神”,只是社會發展的歷程中,中國工匠們的追求從技術研究轉變成了快速致富,社會文化導向如此,小老百姓為了生存,追求金錢無可厚非,在沒滿足物質基礎的時候,談何“工匠精神”,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基本觀點。 您是那段歷史的親身經歷者,歷史傷害了您,您沒辦法,我們大家也沒辦法,只能去承受,生活還得往前繼續!對不? |
邁出第一步,期待大飛機技術早日國產化。 |
akeey 發表于 2017-5-10 01:26 再給你說一個真實的丟人事,15年前,我工作所在的礦上有一臺英國進口的減速箱出了故障,輸出軸的軸承壞了,聯系廠家,廠家航空發來了兩盤軸承,修理技師因為簽證要晚到一周,礦長說,一臺減速箱換盤軸承還等什么外國人,自己來,現在說都丟人的事情發生了,全礦所有的維修鉗工和機械工程師攻關了一周,別說連減速箱的大蓋沒有打開,就是連接螺栓都沒能卸下來,紋絲不動,除非是暴力破壞,但是沒有人敢下決心,第九天,外籍技師來了,使用了四個很精致的液壓卡具,帶測力表的,10分鐘不到,都沒有用工具,徒手就卸下來全部的螺栓,現場所有的中國人都傻了,我們的設備總工,中礦畢業的眾目睽睽之下給了自己一耳光,掉頭就走,在他的辦公室閉門不出整整1天,等外籍技師走了之后,全礦的維修鉗工和機械工程師重新學會了教科書上的名詞,預緊力。再后來,那個總工辭職了,當時參與檢修的技工和工程師也都陸陸續續換了老板,我說這個丟人事只是想說,有時候技術往往就是一張紙,可是就是捅不破,好多地方我們的技術就是比不過外國人,請人家來就要花大錢,技術原理都明白,可就是弄不明白人家的設備高明之處,可是一旦你弄明白了,這個技術就不值錢了, |
滾刀魚 發表于 2017-5-9 14:05 不好意思,回復你的時候,的確有點文不對題,但是,我并不是反對你的觀點,你反過來噴也是不是太激動,我是一個老家伙,也許已經落伍,觀念可能也不合時宜,但用的著攻擊個人么,如果你經歷過90年代那場凄慘到你無法理解的下崗潮的話,如果你在一個礦山工作發現稍微先進一點的機械設備,哪怕是一盤軸承、一臺減速箱都貼著進口或者合資的牌子;如果你在一個化工廠看到的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流程,如果你看到在一個工廠里、從事重體力的工人和技術保維的技工都拿不到4000的月薪,你會明白一個干了快30年的機械技工的郁悶(我承認我只夠一個中級鉗工的水平),你恐怕什么都不明白,不好意思,我不是噴你,我只是說一點實話 |
本帖最后由 滾刀魚 于 2017-5-9 14:25 編輯 akeey 發表于 2017-5-9 10:46 你確定你看懂我寫的東西啦?你確定你看懂我寫的這段文字想表達的中心意思啦? 本來看了覺得沒必要跟你這樣的人計較,也不想回復,但是確實看了很生氣,不回復都不能平息我的氣憤。 麻煩您別費這個勁跟我這兒講設計思想,我可以確信我比你懂什么叫設計思想!你連別人的表達的意思都沒看明白,上來就噴?你還敢給別人講什么叫設計思想?你覺得你這個是自信?還是你過于自負了? 在這個社區這么多年,我遇到太多的像你這樣,根本沒看明白別人表達的觀點,就上來一頓噴的人。跟你們相比,我這個級別的根本就不算是噴子。 根據你的回復,我確定你是沒看懂我想表達的意思。我再跟你強調一下:我沒有表達大飛機不可以搞或者搞的不對的意思,我強調的是要目前國家對工業基礎技術研究存在嚴重的不足,外采購發動機將來肯定受制于人,我是希望我們國家更加注重工業基礎技術的研究,將來的大飛機用的是中國設計和制造的發動機,難道有什么不對嗎?無論我提到的飛機、汽車和工業機器人,還有手機都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我說的外請專家,這是新聞報道過的消息。新聞原文截取是:。。。。。。中國工程師們獲得的薪水可能只有波音或空客公司工程師們的一半,但C919項目還聘請了大量身價不菲的外籍工程設計專家。而缺乏經驗的管理者很可能并不了解發展一款大型飛機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所以該項目耗費的資金肯定比正常水平更高。。。。。。 國家對這種沒有經驗的項目,不外請專家是不可能的,你以為造個玩具呢啊! 順便查看了一下你對別人的回復,看到的是噴語居多,看來噴別人是你的習慣,我就不做過多的評論。 又看到了,原來70后的求職路就是你寫的,不好意思,你的那個帖子被我噴了。原因是你的負能量太多,自己不上進,還喜歡抱怨社會。而且我確信我噴你的帖子噴的很對。今天沒想到居然能看到你力挺大飛機只言片語,不容易,給你點個小贊,但是不代表贊同你的行為。 給你點建議:人到中年,中年都過了,這么大歲數了,人生和社會閱歷都很豐富了,看別人寫的東西,看全點,過過腦子,別沒理解別人的意思,就胡亂噴,一點沒有快到50歲的人的成熟和沉穩。 總結:以你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也許你在專業能力上比我強,但是不好意思,我唯一確信的就是比你更懂什么是設計思想。 |
工人師_OgIOQ 發表于 2017-5-5 19:47 呵呵,你以為蘋果離開了他的供應商,又能做出什么來? |
C919研發團隊吃的大米是我們村產的 |
滾刀魚 發表于 2017-5-8 10:38 造飛機就是各類制造業的的集合,包括機械,包括電氣控制,包括材料,包括設計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設計思想,所有的制造業要服從、配合設計師的設計圖紙,造大飛機的總設計師、各分項設計師都是中國人,那這個項目就是中國人的,不明白啊,波音飛機也是全球采購的,波音自己也不造航空發動機,他也要向通用采購航電設備,同樣他也用中國造的零部件,你敢說波音飛機是組裝件么,工藝品什么最核心,設計思想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11 20:33 , Processed in 0.09243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