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angquan6 于 2022-4-16 10:40 編輯 5 z9 Q/ s' Y1 u! y$ p
: Y/ Z4 I$ c8 c5 L* ]1. 在高校做科學研究,想做一套簡易的液壓伺服系統試驗臺,做一些液壓伺服系統試驗。' J# x/ R! M' M9 ]8 P+ i' n. `
o, }' S( k0 d: K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 1)系統占用場地盡量小; 2)系統在一定范圍內可移動; 3)液壓系統回路可以靈活多變,能完成:單自由度閥控伺服、單自由度伺服電機泵控伺服、多自由度伺服電機泵(閥)控伺服、常見液壓傳動系統回路搭建; 4)盡量提高液壓系統元件的重復使用率; 5)想做機械臂的伺服控制,機械臂系統的自由度可適當增減; 6)電氣系統靈活多變。
# P3 u8 O: V0 n) w2 U0 g+ l為此,選用了如下的微型液壓泵,其性能參數如下: + F0 d2 I3 E6 e8 w3 J
) S. a0 ~3 h; i3 u; c
選用臺達伺服電機作為動力源。8 t `% e. [1 [# I7 _. N- e
' Z9 }: G' X6 u
2.初步設計了液壓試驗臺的結構圖;3 G% h8 z7 Q% c! b: M
8 e# T$ P1 Q+ q1 g6 _
7 p# j. X: h* c. u2.1 為提高泵的自吸能力,將液壓泵布置在了油箱下面;
% B$ B: v. s- _5 |% G& L# T7 |8 a7 W V7 K
5 o9 |( }) w. y& M0 |$ d
2.2 設計為小車結構,方便搬運和移動;$ i& ]% O5 Z% N0 n2 @
7 m2 J" ?3 K+ e" j% z2.3 兩塊帶孔的鐵板(0.7mm厚,阿里巴巴采購),打算一塊安裝機械元件(集成塊、壓力表等,0.7mm厚的鋼板能承受住吧?);另一塊布置導軌,安裝電氣控制元件。" p4 \' s! K; L# w7 R9 z
/ ~# S1 d9 [' S' ~# S) c, }
3. 為了用這一套設備,完成盡可能多的液壓系統試驗,元件之間,采用軟管連接;3 ?9 o' ^ o+ p5 S
, s& J1 d8 n* I3.1 系統建成后,首先完成這個“泵循環試驗”,原理圖如上圖。
0 b/ b- h9 `& u& z" L7 s8 @- G! a6 y) W% R- z
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 1)泵-電機組; 2)調壓卸荷集成塊; 3)油箱及其輔件; 4)運行狀態檢測。
4 S0 u! y; }3 a# b1 B& I& j* z可測試: 1)泵-電機組的運行可行性; 2)系統調壓集成塊設計的可行性; 3)冷卻、過濾、油溫、液位等功能是否可行; 4)系統壓力是否能夠檢測到。
7 y. x5 z2 _. n( B. Z
2 F. _* L+ p$ u3 h- O4 E1 Q' x5 r% F2 y
3.2 單自由度閥控缸系統試驗原理圖,如上圖所示。$ i. `8 ~$ v+ L
7 W. v$ B. t. R5 r' h, {2 m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 1)泵-電機組; 2)調壓卸荷集成塊; 3)油箱及其輔件; 4)運行狀態檢測; 5)高壓過濾器; 6)吸收壓力脈動蓄能器; 7)閥控缸系統。
0 P, H7 ~2 S% u5 D3 K! \可測試: 1)閥控缸系統的PID控制; 2)閥控缸系統的非線性控制策略; 3)測試閥控缸系統的溫升現象。
! {4 U# K+ k" B: V* @6 y9 e& y) V9 s3 D" \: E# a2 q
( n+ H% h; t v& B- H$ R
3.3 單自由度泵控缸系統試驗
# Q9 V/ ^5 J$ a) R. J# d$ l- N0 y2 [$ c6 ?" F/ ]
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 1)泵-伺服電機組; 2)閉式回路調壓、卸荷、換向集成塊; 3)油箱及其輔件、冷卻系統; 4)運行狀態檢測; 5)高壓過濾器; 6)吸收壓力脈動蓄能器; 7)液壓缸執行器。
m' f. A, s6 X可測試: 1)泵控缸系統的PID控制; 2)泵控缸系統的非線性控制策略; 3)泵控缸系統的溫升現象、系統效率等。
. U; q- k# H) s
w F$ m- F' x4 N6 a9 ~3 _) H3.4 多自由度機械手伺服系統! b# T! O4 }3 x5 D) B
A& f1 V9 M; T8 T* K6 W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 1)泵-電機組; 2)閉式回路調壓、卸荷、換向集成塊; 3)油箱及其輔件、冷卻系統; 4)運行狀態檢測; 5)高壓過濾器; 6)吸收壓力脈動蓄能器; 7)3組液壓缸執行器。
$ i3 L6 A K" ~2 T% y- U可測試: 1)多自由度液壓機械手控制算法研究; 2)多自由度液壓機械手前饋控制算法研究; 3)多自由度液壓機械手虛擬分解控制算法研究。
- F _" S0 t( ~: U3 y; a1 R5 C# l F
) z0 u; Y, n" Q8 c--------------3 l# {: T6 \# \; r
以上系統方案、原理,有沒有考慮不周,不合理的地方?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 \0 k. x3 {8 I* g/ Z. w( v* w9 J/ I6 g9 e( Y2 |* f& E
% L6 S. {% U1 M7 D1 s
5 ~" V& H' v% w'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