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壓支撐缸作為設計中使用最廣泛的標準件之一,有著很基礎但同時很重要的功能特性,下面整理了10條設計注意事項與大家分享,如果你有更多的經驗,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油缸使用要點的第11條、第12條…… 一、確認規格對向使用支撐缸和夾緊缸時,所使用的支撐缸支撐力應是夾緊缸夾緊力的1.5倍以上。 ) d7 {6 ?; r# o- s9 L) c
- H) p8 w5 r! D; q( _& t' _0 b5 x 二、根據需要設置工件的臨時固定裝置6 D1 g# @ [1 g$ j
6 f! J: w! Z g; }( a' j3 ^
對輕型工件使用多個支撐缸時,柱塞彈簧力可能會超過工件重量,將工件頂起。
c* x! A6 l1 C. S; t" x 三、柱塞上必須安裝接觸螺栓
4 S( E- v- O/ F; w必須在安裝有接觸螺栓的狀態下方可投入使用。無固定柱塞彈簧的部件,柱塞就無法上升。接觸螺栓上必須安裝O形密封圈。否則冷卻液等異物就會侵入到缸體內部,導致動作不良等故障。
- m5 w E% I0 }3 u
2 k5 f, W7 R- z Z1 J" ~/ Y: \: |/ P3 a 四、焊接夾具需要注意保護柱塞的表面 ^# l. @1 z, N3 \
若噴濺溶液濺落在柱塞上,會導致柱塞的滑動不良等故障,從而無法獲得正常的支撐功能。 - n4 ~! ^ W6 x( X) j* g/ @9 I9 Z
五、通過調整供油量調整柱塞的動作時間
* J! ?, b& [# x* H6 `• 標準:全行程動作時間為0.5~1秒左右; • 與單動缸一樣需要考慮釋放時的速度會有所下降,使用帶有單向閥的流量調整閥(進油節流); • 如果柱塞的上升速度過快,會造成柱塞接觸工件時出現反彈的現象,并可能在柱塞與工件之間產生間隙的狀態下實施抱緊動作; • 流量調整閥的啟開壓力過高,釋放時柱塞就無法復位。 8 f3 H$ W; S) d0 D+ i2 m
六、正確的設置呼吸口
; M; x& E+ d) z5 K1 Y支撐缸與單動油缸一樣需要進行呼吸。呼吸口應設置在不受切屑和冷卻液影響的地方。配管型上的換氣閥僅適用于干式切削加工等不存在冷卻液的環境下使用。冷卻液侵入缸體內部,有可能導致支撐缸不能正常動作。
% R2 w7 W7 |3 u
應用范例: }% o: D2 E E3 J
①呼吸口采用板式連接,將其引伸至不受切削屑、冷卻液影響的場所進行呼吸。 " h( ?" S3 X3 O0 t" G& {# o6 x5 E. u# z
* B$ t+ H2 M- W, R) P
②進行外部的配管施工。在有冷卻液飛濺的條件下,無法進行板式連接作業時,應將呼吸口移至不受冷卻液影響的場所。 $ f$ u( ?, m a% x0 f9 `+ F G( t
- V: }0 H4 C' p- K* ~+ w' l7 c
# n6 t) {# G3 F; @4 ~) i: M2 t
③配管型上的換氣閥。應按下圖所示姿勢,且在避免冷卻液直噴的環境下使用。
0 Q$ }: f# e+ p) \4 o
* `, @6 r5 A6 k8 u8 F3 G% K
七、注意防止承受偏心荷重或分力的作用
. \* \! _+ D6 H/ L如下圖所示的使用方式,會導致變位量的增加,荷重過大時,有可能導致內部零部件的損壞。
) g) m) W" e7 x: Y" T. ~% o% k
" H, n" z/ k1 H% g
8 x6 ]! `0 I; T! N- g1 u# V# Y 八、設計制作接觸螺栓時需要注意重量8 ~1 ~: Z# b% m! F' z0 D
接觸螺栓的重量應在柱塞彈簧力的30%以下。為防止因柱塞的滑動阻力、彈簧的特性等因素而產生偏差,應盡可能降低接觸螺栓的重量! " Y3 u5 u: N& a4 t1 L( w
% M, \8 ]& _' a
九、無活塞桿中空型注意事項* ]( y! @& `% { W9 {' C6 E% q5 i
• 不能在未安裝活塞桿的狀態下供給油壓。否則筒夾變形會導致釋放動作不良。 3 R$ [: u- ^" e5 G
4 K4 v j( t7 k& y
• 常時應在安裝有柱塞狀態下放置或使用。中空狀態的放置及動作會導致異物或切削液的內部侵入而引起油缸動作不良 & s' J, P1 \ h
5 S' t* ^! X/ T7 f. q- ?4 C 十、支撐缸(外螺紋型)安裝施工
( A4 ?; v( J( A5 \+ G" o+ W- O: L安裝時必須使支撐缸的底面與安裝孔底面保持水平密接,并且使底面承受載荷。如果采取下圖所示安裝方法,底面并未承受載荷,會導致變位量的增加及設備的破損。
& P r9 M3 S Z; [5 N
錯誤①:因擰緊鄰接的螺母導致支撐缸升起,基座底面未能承受載荷。
1 H; |. l0 h8 S* p, O
( C7 |/ F7 A2 z0 ]' ~. s
錯誤②:基座底面接觸部未能保持水平,產生縫隙,導致基座未能承受載荷。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緊固,會導致產品損壞。 0 e5 M# r) E0 p" I; T% q5 d
, j% ~' j2 e9 \) ~6 p% a
錯誤③:需承受載荷的配管座浮起,導致配管座不能承受載荷。
8 h" Q: J: E9 Q1 d# v l! G
. d/ j" k- N0 C# H e9 W/ d
正確示例: 9 ^1 K4 g; P( C! }
- End - & V* B& {* |6 [2 t, m2 Q5 w/ o#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