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2-10-15 10:13 編輯
在你還苦惱手機電池電量不足,需要隨身攜帶充電寶時,有沒有猜到過,世界上已經有一款不充電可用2.8萬年的電池準備誕生了了呢?
早在2020年8月,美國加州的新能源初創公司NDB就宣布,核動力電池的研究和調試取得了新的進展,電池的最常使用壽命達到了萬年級別。
美國新能源公司NDB的核動力電池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于該核電池研究方面的相關情況,看看這種進展是否意味著充電將成為歷史呢。
核動力電池的新進展
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地位不斷降低,電化學儲能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尤其是在“電車”的發展之下,新型的電池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一眾新型電池當中,核動力電池因為能量密度高、工作穩定可靠等優點,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核動力電池,也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并非如核電廠一般,利用核裂變原理“發電”,它的本質其實是利其中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時產生的能量,再將其轉化為電能。
核動力電池與放射性同位素衰變
在知曉了核電池的原理之后,我們再來看看這家公司在核電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原來,早在2016年時,這個公司就推出了“金剛石版本的電池”,此后便一直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
到了2021年,他們便向外界正式宣布,在以核廢料提取物為基礎的情況下,制造出了一種名為納米金剛石電池的全新電池。
NDB推出的納米金剛石電池
根據NDB的介紹,這款電池可以收集40%左右的電荷,在不需要充電的情境下,持續使用時間能達到2.8萬年。這一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就在“新型電池研制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使用壽命如此之長的電池,若是真的投入使用并實現量產,對于其他的電池來說,無疑是降維式打擊。
那么,這個所謂的納米金剛石電池到底是什么呢?
納米金剛石本身指的是粒徑在1到100納米的金剛石晶粒,之所以使用這種級別的金剛石,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納米微粒性能。
根據資料來看,納米金剛石有四大效應,分別是小尺寸效應、量子隧道效應、表面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有這些獨特的效應在加上金剛石本身“很硬”的外部性能,就能讓其將試圖外溢的“射線”牢牢的鎖在里面。
納米金剛石電池的基本結構
而從作為該電池制造基礎的核廢料物質成分來看,它其中有大量的碳-14放射性同位素,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只需要對其進行提取,然后再經過特殊的處理,就能讓其變為核動力電池且正常發電了。
電池里的放射性元素從核廢料中提取
那么,該公司宣布的這項令人震驚的進展,真的可以讓我們從此邁入“不充電”時代嗎?
充電真的會成為歷史嗎?其實若是單以2.8萬年的電池壽命來說,它還真的有機會開啟“不充電”時代,畢竟這一年限,從祖宗十八代開始使用都綽綽有余了。可事實上,這個新款納米金剛石電池的使用壽命并沒有說得那么夸張。
因為這一電池的本質是利用了電子放射性衰變之后產生的熱能,從理論上來說,一級反應的碳-14半衰期大約為5730年,而此時再結合放射性反應和衰變公式,持續使用2.8萬年確實不是“夢”。
半衰期計算公式
問題是這期間它的電流是不穩定的,更不如大家想的那樣高,微電流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這些微電流是無法解決我們的需求的。因此,“不充電可使用2.8萬年”在理論上確實能滿足,可于現實中,卻不具備太大的可操作性。
目前核動力電池取得的進展,還不足以直接讓充電成為歷史,只有等到其再被改造升級之后,才能徹底地終結如今的“充電時代”。
但不管怎么說,這種進步對于核電池的發展都是有著積極作用的,而目前,在核電池研究方面,還存在著以下這些科學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