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oard Bar ,是 Google 日本團隊的工程師們,耗時數月傾心設計打造的一款多功能用途的實用型鍵盤。
![]()
如此奇特的外觀造型,即便不是鍵盤發燒友,也會想要「一探究竟」。 它是一根,這——么——長——的——棒——棒—— 還是一根棍子?尺子?球桿? 不,是鍵盤。
![]()
說實話,社恐人士表示狂喜,擁有它,不就可以變相跟別人保持距離了。
![]()
當然,社牛也能物盡其用,來一場四手連敲完全沒問題。
![]()
這些不過只是它的基礎玩法,Gboard Bar 有多奇趣,就得看你的腦洞有多大了。
你的鍵盤,怎能只用來「打字」?Gboard Bar 有多長? 一部 MacBook Pro 17 寸的鍵盤是 28.8x12cm。 它的長度則是 165×6.4cm,以長度計算,大概約 6 部 MacBook Pro。
![]()
太長了? 人家起初的設計原型可是達到了 240cm ,要不是研發團隊考慮到一個人用起來不方便,怎么可能只有 165cm。 和傳統的鍵盤不同,Gboard Bar 有 17 個電路板,由 101 個按鍵組成。
![]()
Google 日本團隊認為,這種排列方式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同時對身體健康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對于長期固定一個姿勢的上班族來說,Gboard Bar 可以讓你展開雙臂,左右活動腰椎。
![]()
單行的排列順序,以 ESC 鍵為首,記住左右的位置就行。
![]()
官方還提供了順序記法:比如左數第 16 個按鍵是 G 鍵。 太麻煩的話,也可以用坐標來定位,從左數 230 毫米的位置是 S 鍵。 是不是大大了減少使用過程中,在各個方向尋找按鍵的步驟,以后只要依次查看每個按鍵就行啦。
![]()
咱就想問,有多少人被忽悠到? 這么貼心的設計細節,不知道的還以為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呢。
![]()
別人的鍵盤功能性單一,除了打字,便一無是處。 Gboard Bar 就不同了。 下單后,你就可以立馬跟老板申請一張大桌子。 畢竟現在的工位,屬實是放不下這么長的一條鍵盤,總不能讓隔壁同事騰出位置給你吧。
![]()
而且再也不用擔心桌面亂糟糟,沒有擺放鍵盤的位置了。 給它留給 6.4cm 寬度的空間足以。
![]()
對了,關鍵的是,Gboard Bar 能夠很好地避免貓咪弄臟鍵盤。 即便是臟了,也僅需從左到右,輕松擦拭干凈。
![]()
除了辦公場景,Gboard Bar 還可以用來當走鋼索的平衡器;
![]()
把它當作居家偷懶好物那就更好用了。 關燈、找被貓咪藏在沙發底下的物品,以后全交給 Gboard Bar 吧。
![]()
給孩子量身高,再也無需多買一把量尺。
![]()
Gboard Bar 甚至連戶外活動,都幫你考慮到了。 裝個網兜,就能瞬間秒變補蝶網。
![]()
爬山時,它還可以是一支好用的登山手杖。
![]()
這么實用的鍵盤,你是否已經心動?已經把錢包準備好? 可惜了,Google 日本尚未宣布 Gboard Bar 什么時候上架。 不過專門為這款鍵盤建了一個網站,上面有構造設計開源代碼,想要的話就自己做吧。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大長棍」鍵盤在 Google 日本團隊過往的作品中,算不上奇葩的。 畢竟經典的水杯鍵盤、手寫鍵盤還歷歷在目,每一個拿出來,都是愚人節能拿 TOP.1 的級別。 別看它們總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實際放到現實生活中,又特別合情合理。
![]()
Gboard Yunomi ,也就是水杯鍵盤。 將茶杯和鍵盤結合到一起,其靈感來自于平時我們打字的時候,很容易不小心打翻了水,弄濕鍵盤。 有了它,立馬解決了這種潛在危險問題。
![]()
杯雖小,但五臟俱全。 這鍵盤上有 12 塊電子線路板,共 60 個按鍵。
![]()
特別的是,它的按鍵名為壽司陣列 SSI-SUSHI ,是按照假名 あいうえお 排列。 每個按鍵上的魚旁漢字,還是由 50 音的各種魚類組合而成,可以讓日本使用者可以快速輸入五十音。
![]()
它的好用之處,不僅在于不怕弄濕電腦。 重點是到了冬天,Gboard Yunomi 就成了你的貼心暖手寶,再也不用擔心手冰冰涼打不出字了。
![]()
當然,Google 日本的腦洞鍵盤中,也出現過幾款令人匪夷所思的。 這個空氣鍵盤看起來就相當不靠譜。
![]()
安裝在卷笛上便可直接使用,它是根據你吹氣的力度大小,判斷你要「打」什么字,同時利用紅外線傳感器記錄后傳到手機上,幫你完全解放雙手。
![]()
肺活量一般的不建議使用,老老實實用回傳統鍵盤吧。 想象一下,如果有份上千字的報告擺在你面前,吹完都得多半會上氣不接下氣了。
![]()
不想「靠嘴」碼字的,那選手寫鍵盤和勺子鍵盤準沒錯。 眼前的鍵盤不是鍵盤,是你的手寫板。 只需手寫,即可顯示想要的文字。
![]()
不過 Google 日本還暢想了未來這款鍵盤可以應用到手機、算盤等多種物品上。
![]()
比起手寫鍵盤,勺子鍵盤就要更簡便得多。 不是用勺子敲擊鍵盤哦,而是用你的手「掰彎」它。
![]()
這款鍵盤看上去方便,但角度不對,很容易打錯字。 因為它是根據角度顯示對應的字母,全憑手感操作。
![]()
Google 日本也專門為壓力大的上班族設計過一款鍵盤。 整個鍵盤遍布泡泡,捏起來十足的解壓。
![]()
它的外觀和平時見到的泡泡相似,但其實開發者已經預先做好了編程。 錄入時,它會根據泡泡,去識別哪些字母被擠破進行輸入。
![]()
同時其中一些泡泡還注入了來自夏威夷和南極的香氣。 壓力得到了適當的舒解,這不就是變相減少鍵盤俠嘛!
![]()
反正只要你敢想,Google 日本都能設計出來,只是看完之后,好像不會打字了。
科技需要想象力的引導
腦洞鍵盤的開發,其實是 Google 日本團隊的傳統藝能。 十多年來,他們堅持著把惡搞的快樂帶給大家,也被人稱之為「設計工學領域的娛樂級年貨」。
![]()
雖然這些產品看起來多多少少有些不靠譜。 但不得不說,這個團隊真的是給為用戶的需求點做「填空題」。 別看它們的需求性很小,可每一個都小到能夠解決大家曾經認為雞肋的問題點。
![]()
這就很 Google 。 一直以來 Google 不僅是搜索引擎領域里的佼佼者,在開發產品這塊更是科技巨頭,所以他們非常看重且追求各種新奇特的腦洞。 甚至鼓勵著其他部門的員工和公眾通過電子郵件,向他們發送有趣的想法。
![]()
不光是日本團隊,Google 的涂鴉小組、X 實驗室也是如此。 他們所研究的項目跟主營業務沒有絲毫關系,可就是因為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腦洞,其設計的作品總能夠為用戶帶來無盡的快樂。
![]()
像 X 實驗室曾做的通過熱氣球搭建無線網項目。 它的目的就是為農村和不發達地區提供便宜實惠的互聯網服務。
![]()
專門給糖尿病患者研發的 Smart Contact Lens 智能隱形眼鏡,可以通過它來檢測血糖。
![]()
即使總是被大家說想法過于古怪、讓人摸不著頭腦,可他們的設計也從來沒有脫離解決問題的核心。 人類智慧是無窮的,許多革命性的發明能夠幫助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科技本身就需要想象力的引導,很多黑科技往往也是來自一些奇思妙想的創意。 「所以,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一個瘋狂的想法」。
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