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一方面在試圖通過增大電池容量,加快充電速度的方式,增大續航里程,減少里程焦慮。另一方面也在通過各種方式,讓新能源汽車續航變得越來越長。
其中現在比較流行的就是在車輛滑行以及制動的時候將動能轉化成電能,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動能回收。
雖然動能回收并不能夠給汽車存儲很大的電量,但是積少成多。慢慢累積起來,也有不少的電。所以對于很多新能源汽車來說,動能回收是必須要有的。像特斯拉這樣的品牌,默認開啟強動能回收。 那有沒有另外一種方式,通過車輛自身的行駛,給車輛充電呢。還真有,最近寶馬汽車就曝光了一個新的專利,讓懸架為電池充電。
此次專利的核心是將懸架產生的振動轉換為電。安裝在穩定器上的發電機將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振動轉換為動力,并將產生的電力儲存在電池中。
這與分散車身振動的現有懸架的作用完全不同。在懸架縮松過程中,發電機內部飛輪提供旋轉的動能。隨著行程的反復,發電機的轉速逐漸加快,并產生電力。
從而提高回生制動系統效率。因為在沒有制動和再加速的情況下,僅憑車輛產生的振動就可以獲得能量。據悉,寶馬除了懸架以外,還在研究通過其他零部件的振動回收能源的方法。
所以寶馬的這個專利就很厲害了,因為傳統的動能回收是需要車輛在滑行或制動的時候才可以充電,但是車輛的懸架卻始終是在振動的,哪怕你是在非常平穩的柏油路面上行駛,懸架也是在不斷的震動的,只是震動的幅度比較低而已,所以如果這項專利能夠實現的話,那么車輛就能夠實現,時時刻刻都在充電。
不過,相關技術商用化還需要一段時間。由于發電機持續暴露在振動中,因此必須確保其耐久性,并對其能產生多少電力進行實質性研究。由于目前還處于專利階段,因此還需要考慮費用方面的問題。
一些人預計,此次專利很有可能被引入寶馬下一代電動汽車“New Class”,該電動汽車將于2025年后上市。寶馬此前曾推出全新的Class體系結構,并提到基于該平臺的電動汽車將擁有比之前車型更強的性能和更長的行駛里程。
所以寶馬的新專利還是給廣大汽車品牌提了一個醒,那就是一味的通過增加電池電量來提高續航里程,并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通過汽車自身的動能產生電量,給電池進行充電,從而增加續航里程,才是最經濟最實惠,也最有黑科技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