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內首例模塊化自動保潔公廁在無錫“繡圃”公園亮相,不僅“高顏值”,而且“高智能”。
每當有人如廁后,短短幾秒內,公廁內采用的高科技泡洗式潔具,可以實現廁間內空氣的高度潔凈。而更為矚目的廁間自動保潔機器人,來回之間,就已清洗完廁內地面污漬,實現一人次、一保潔的標準化作業。
圖說:廁間自動保潔機器人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這項“黑科技”,牽連著江蘇飛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余年的技術革新,也是無錫科技賦能“廁所革命”的生動實踐。 清潔技術革新 傳統印象里,部分公共廁所的環境,往往讓人掩鼻,衛生狀況總是不盡如人意。
“‘廁所革命’并不是裝修的升級,而應該是氣味和細菌學指標的改善。”2002年開始,南京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出身的“技術男”史春龍,著手氣溶膠傳播領域的研究。
史春龍團隊研發的“T-box靜態發泡”技術,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效率最高的超細泡沫發生裝置。史春龍介紹,該裝置通過高壓將空氣和水混合,同時加入少量減小水張力的表面活性成分,從而產生超細泡沫。“節水、隔菌、隔味,泡洗式潔具可以節約85%的水量,并抑制細菌傳播。”
圖說:“T-box靜態發泡”技術
憑借高度潔凈和深度節水的衛生間技術,2014年,江蘇飛慕成立。作為江陰市人才引進項目,江蘇飛慕在江陰市的創業大賽上獲得一等獎。但史春龍并不滿足于此,在他看來,這只是第一步,他計劃著向無人值守、全自動保潔的目標進軍。
圖說:江蘇飛慕
“在擁有泡洗式潔具的公廁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深呼吸。”江蘇飛慕董事長史春龍在公共衛生領域提出的一個“小目標”,如今趨于實現。
助力疫情防控 除了維護公廁衛生,江蘇飛慕的“黑科技”,更是精準助力公共衛生領域的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疫情以來,江蘇飛慕依托既有行業優勢,果斷配置新產線,從過去生產“一客一保潔”的廁所保潔機器人,轉向生產防疫單體移動廁所。高效出貨奔赴“疫”線的背后,是一次快速的轉產行動。
圖說:防疫單體移動廁所
今年上半年,江蘇、上海等地需要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其中,消殺型的單體衛生間是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江蘇飛慕接到抗疫任務之后,緊急組織力量技術攻關,用了不到40小時就完成了泡洗式、潔凈化的小型衛生間設計方案。
“當時受疫情影響,工廠人手不夠,江陰有不少環衛工人都來幫忙組裝。”史春龍說,考慮到傳統焊接結構耗時久無法及時上量,公司轉變思路,采用江陰當地企業制造的鋁型材,“組裝方便,任何人都能輕松上手,功能上沒有絲毫簡配”。
圖說:組裝生產防疫單體移動廁所
同時,為保證全面消殺,江蘇飛慕連夜設計電路圖,加入紫外線燈裝置,實現人在燈滅、人走消殺。10天不到的時間里,集各方力量造出了500多臺防疫單體移動廁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