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CAE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拓展及應用,為了更好地優化產品結構、降低成本,從而不斷地擴大市場占有份額,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加入到CAE技術的應用推廣隊伍中來,這其中不但有大型的國有企業,而且也有不少的中小型私有企業。對于行業發展來說,這實在是一種可喜的現象。畢竟,注重和發展技術,立足于利用先進技術促進科技創新,不但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推動整個行業乃至整個國家前進的力量所在。然而,在CAE技術普及推廣的過程中,不少企業存在有盲目跟從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人們對CAE技術的認識至少存在有以下三大誤區: # `# Z+ i% A, {6 G- Z* W
* N; u$ p8 x* X( }8 ~, c" S% M/ ?一. 應用CAE技術必須購買相應的CAE軟件
" G6 ]' D3 n, \5 I/ w
4 s+ l0 F: A( {0 h$ W 誠然,作為支撐CAE技術的有效平臺,CAE軟件是應用CAE技術當之無悔的得力工具。盡管目前大多數的CAE軟件都相對較為昂貴,但是,為了達到應用CAE技術來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在資金相對充裕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都不惜重金購買相關軟件。而對于這些軟件購買后所能創造的具體價值及其應用推廣的前景卻缺少客觀的專業的評估。特別是對于那些以規格化、批量化產品為主導的企業來說,可能經過少有的幾次優化革新,便可以使產品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層次,之后便很少有優化降成本的余地。也就是說,在這之后,花費高價買來的CAE軟件可能會面臨閑置不用的尷尬境地,除非后續還有新產品開發方面的研究需要,否則,這實在是嚴重的資源浪費。更何況,軟件不是只買來就可以了,還必須有后續專業人才方面的招聘與培訓。從購買到推廣應用,也是一個相當長的周期過程。所以,對于有的企業來說,購買并應用昂貴的CAE軟件很可能會有些得不償失。對于這樣的企業,如果真有CAE技術應用方面的需要,將之交與專業的CAE咨詢公司或走校企聯合的路子,不但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而且可以節約更多的CAE技術應用成本。1 U( ^! b- o* y% D# U8 r6 ]4 S
0 |- v' E" S4 \, Y8 a二. 應用CAE軟件分析一切工程計算問題: g/ o3 Q( |6 A6 _- F6 J2 x9 C
5 J7 U; f- O+ V; a! o4 O. W, Z B
相信任何一個應用并熟練掌握CAE技術的專業人員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有不少企業的老總正是出于這樣的目的才同意購買CAE軟件的。而且,許多的CAE軟件推銷商在對其進行宣傳推銷的過程中也喜歡夸大CAE軟件的作用,從而對部分人員形成了一定的誤導。甚至于部分工程師也對CAE軟件產生了盲目崇拜,什么螺栓連接、二力桿強度、簡支梁變形等等許多手算都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也非要嚴格建模后用CAE軟件來進行有限元分析。不是說軟件分析不了這樣的問題,而是實在沒有這個必要,除非你懷疑經典的理論有誤,那么軟件分析的結果同樣有誤。工程計算遵循的原則是:在保證計算結果相對準確的情況下,盡量地使復雜問題簡單化,而不是反過來。
; C. q) {5 J" l" `- _8 v ~, _1 j6 N5 p
三. 任何工程師經過培訓后都可以熟練掌握并應用CAE技術
7 F: B- _7 v3 O, j* j( l
3 A+ n0 A C# `) j! s; m 如果說“任何工程師經過培訓后都可以熟練掌握CAE軟件”是行得通的,但是掌握了CAE軟件不代表能夠熟練應用CAE技術,前者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而后者則代表理論的深入學習以及大量工程經驗的積累。所以,從事CAE工作的人員,都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背景,而且隨著研究分析問題的深入與復雜,還必須不斷地加深相關理論的學習與掌握,否則,如果自己都無法解釋相關計算結果合理與否,再將之拿去指導工程實踐,那不出問題才怪。簡而言之,如果做流體分析的人只是會操作軟件而不懂流體力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及相應的工程背景,那么在進行軟件操作時邊界條件如何界定?相關參數的選擇與輸入怎么辦?
8 N+ I" J. x, H* v5 o0 `: R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