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再說“買”“賣”(1)
http://m.odgf.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0965
未來的OEM
OEM模式,是全球經濟高速發展對社會生產資源優化配置提出更高要求的產物,它的出現使得有限資源在專業化下得以高效利用,促進全球分工及經濟全球化。全球生產力得以快速提高;
今天我們通常所說的OEM,與幾十年前相比,其含義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其覆蓋領域也從最初的電子、汽車到今天的幾乎所有行業,或許再過十數年,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OEM又將被賦予新的含義,其覆蓋將更廣、更深,在此基礎上,專業化生產必將進一步細化。估計不久的將來,一個中小企業、或是某大企業的某車間,將常年只生產某一型甚至某一規格產品。
在查閱有關米思米的資料時,看到一幅米思米近年的增長圖,從米思米近年的發展來看,發現其大概從2000年開始快速增長,這一軌跡似乎也契合了經濟全球化加速與互聯網的普及。假如脫離了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互聯網的助力,以米思米的模式,能有今天的成績,是不可想象的。
設想一下,在全球專業分工更進一步細化的將來,每一個產品背后的產業鏈寬度及深度都會大幅拉長,覆蓋企業數量會更多。同一產業鏈內的企業之間的連接效率必須要大幅提高?介時,新的社會需求必然催生新的生產模式及信息交互模式。
在大數據的概念下,圖片搜索引擎及云視鏈技術的蓬勃發展,是搜索功能的深度強化,也是契合了未來“買”和“賣”之間快速連接的要求。
OEM號碼正是應快速檢索的需求而生,但是在幾十年的時候,其推廣領域仍然有限,尤其是對于各類要求更復雜、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的機械產品來說,OEM號碼要在更大范圍推廣必須要具備幾方面的條件:更強烈的市場需求、強大的推廣平臺、更先進的信息技術以提供必需的技術支撐以及更細化的全球分工。
正如機械企業需要將自己的產品編制圖號一樣,各類標準件的出現、OEM號碼的誕生都對優化社會資源配置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不妨再將這一思路無限延伸,在經濟全球化的將來,更多的產品都會有一個專屬的OEM號碼很可能將是必然方向,當然這一過程肯定將是漫長的。
在這個過渡階段,是否可以有一個平臺,綜合各類企業及產品的信息,并將企業及產品按相應的方式進行細化歸類,以利于用戶的快速檢索。同時可以開發一個工具軟件,可以對各種格式的圖紙(或許可以發展到產品照片)進行有效識別,并提取出關鍵有效信息進行檢索(可能在目前還存在技術上的困難,但是在將來,這一技術肯定是可以實現)。這一步若得以實現,其信息資源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捷足先登者同時可能獲得天然的壟斷性。
在地球村的今天,輸入一張照片,就能在幾秒鐘內檢索到全球與之有關的信息;那么在明天,查找全球其它供應商及產品,也將如同調取自家倉庫庫存信息一般的便捷,那就是真正的地球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