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來說,好的產品質量和成本是設計出來的。 設計人員要懂加工工藝、材料和熱處理,要傾聽工藝人員、車間技術人員、操作工的合理建議。在產品裝配結束后,要召集各方人員開評估大會,更要注意聽取裝配鉗工的意見,因為他們代表著用戶的意見。 工藝人員更要懂得設計原理,幫助設計人員把好產品質量關卡,用最簡單最有效的加工方法,最低的生產成本,產出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現實工作中也會有不和諧的地方。例如:設計人員的材料選用及熱處理知識欠缺,總把材料選得越貴重越好,只寫最終熱處理的結果,結構設計不一定能規避熱處理風險。亂標公差,加工工藝性、裝配工藝性及維修性差,有的零件雖然可以加工出來了,但是加工的成本卻上去很多。工藝人員向他提出的時候,還很牛,說:“這是你們考慮的問題嗎?就按圖紙做。”不肯改圖紙還以為是維護了他自己的權威? 工藝人員不懂得設計原理,缺乏相關知識,只能依葫蘆畫瓢編工藝。不經過設計人員同意,在工藝上胡亂修改結構和降低設計精度。當加工質量出現問題的時侯,亂拍板說可以用。跟設計人員斗氣,看他們出洋相。看到有差錯就不跟你直說就錯下去。跟你說了你不聽,我來給你擦爛泥?那好,就按照你的圖紙編工藝,出了差錯是你的全部責任。倒霉的是企業。 所以設計與工藝要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