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事長因為兩個賭約而成為“網紅”,第一個是與雷軍的“10億賭約”,另一個則是在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與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的“圓珠筆賭約”。2015年11月在央視《對話》節目中,邱智銘提到了一支圓珠筆的制造過程,坦承國內缺乏高端制造設備這一現狀導致生產圓珠筆的設備至今仍靠瑞士進口的現狀。董明珠當即許下承諾:“一年之后,這種設備我負責交給你。” 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了,董明珠與邱智銘的這場“圓珠筆賭約”進展如何? 昨日晚間,央視《對話》欄目中,首度回應了與邱智銘的一年之約,董明珠表示,沒有做成不是因為我做不成,是因為他們的材料我沒有。 ![]()
董明珠稱,我們可以造很好的飛機,可以造很好的科技,但是你再回頭看我們的技術材料,核心技術不在我們這兒。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真正頂級發動機依然不在中國人手上。所以中國強國,我覺得強國不是霸國,強國是我們可以改變世界,強國是我們給別人伸出援助之手。我們引領是最重要的。所以那天在這兒看的時候,你拿出一個飛機模型給大家看的時候,這里面有哪幾部分是中國人自己造的,貝發的筆芯,連一個筆芯制造設備都沒有辦法在中國解決。 董明珠表示,“雖然我搞智能裝備才三年時間,我覺得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太容易了,沒有理由。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現在都講標準,國家有標準,國際有標準,我們到哪一個國家都有一個標準。但是作為制造業,把這個標準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來做的話,你的產品不可能在市場當中能夠競爭的。因為我覺得那是一個你的門檻兒,當你做一個產品的時候,這緊緊圍繞著消費者需求來實現,讓他滿意,這就是你的企業標準。所以當時我很自信地說沒有問題。會議完了以后,半個月以后到他們企業,我帶了一個團隊過去,我說我來去看看。結果我們給他做了很多的改造,自動化的改造,一些設備工藝改造我們都做了,也合作得很愉快。但是最重要就是筆芯那個設備我們沒有做成。沒有做成不是因為我做不成,是因為他們的材料我沒有。” 一支圓珠筆為何難倒了中國的企業家?這個看似微小的物件其實蘊藏著極為精密的技術。邱智銘介紹稱,對于一支筆來說,長時間的磨損造成筆頭變形,容易使滾珠滑落,從而帶來漏墨的書寫體驗,而這樣的體驗無疑是致命的。因此,制造筆頭的線材要求極高,需要它具備易切削、耐磨損、精密度高等特點。 ————————————我是分隔線————————————— 董明珠在《對話》節目中不僅談了有關圓珠筆的問題,也對互聯網渠道創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90后喜歡開網店是“國家隱患”。“90后不愿意去實體經濟里工作,在家里開個網店,一個月賺一兩千不用受約束,不用打考勤,這一代人對國家經濟發展影響的是有隱患的,不僅僅是網店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沖擊,它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沖擊。” 附上社區之前一些討論圓珠筆尖的精華帖: 圓珠筆筆尖和里面的小鋼珠是怎么做成的?---[請教] 圓珠筆筆尖結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