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physorg.com網2006年7月5日報道:
S; x9 U" Q7 o3 K美國商業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中子研究中心(NCNR)、田納西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科學家們在7月6日的《Nature》雜志上合作發表論文,他們認為磁性激發對高溫超導體的作用大于振動的作用,磁性漲落是高溫超導體中電子配對并使電流不受電阻作用的關鍵因素。這個發現將推動高溫超導的應用,例如存儲于分布電能的無損系統,高速通信中的超導數字路由器和其它效率更高的發電機與電動機。
S( @8 Y( F% C1 j5 R' H8 x# l
4 O) ]5 h, o! H7 B# g! R' a 該合作研究計劃的負責人是田納西大學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聯合教授戴鵬程(音譯)。 8 S" i) V- v$ v8 v, v& q/ k
NIST的物理學家Jeffrey Lynn說:“我們的結果統一了磁性在高溫超導體中扮演的角色,而且使科學家們對配對機制了解得更深了。”對高溫超導機制了解得更深將有助于尋找臨界溫度更高的超導體。 . B0 P6 \0 H/ t, K
傳統超導體中原子晶格的振動造成了配對過程的形成,從而使電流不受阻礙地流動。但是在高溫超導體中,科學家們已經排除了振動或者聲子引起電子配對的可能性。論文的第一作者、田納西大學研究生Stephen Wilson說:“很多實驗和理論都顯示出劇烈的磁性激發應該是高溫超導體的產生機制,但是至今仍然缺乏具有決定意義的實驗。” ( s% D' c1 f$ A
之前已經有其他研究人員確定磁性在兩類主要的高溫超導體之一的空穴超導體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是,直到NCNR和ORNL的高通量同位素反應堆的實驗之后,才認識到磁性在另一種電子高溫超導體的配對機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該合作研究小組利用對磁性非常敏感的中子,首次觀察到電子摻雜高溫超導體PLCCO中的磁性共振。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共振能量遵循高溫超導體普遍適用的關系,而與超導體的種類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