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的復合材料涂層技術 高分子復合材料近年來在中國船舶,機床,水力,煤炭,鐵路等工業的機械修理和制造中,開始應用。從解決個別另部件的特殊難題起步,例如,應用在機床導軌上,以解決重型機床的低速爬行和高精度問題,現在已列為國家標準,應用在水輪機葉片上,以解決大面積補焊造成的變形問題,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各方面經驗的積累,異途同歸,正在通過系統的試驗,鑒定,推廣,提高,逐漸發展成一項有廣泛應用價值的新技術。例如,鐵路系統曾指定鐵路工廠和6個鐵路局的5個科研所,7個機務段,在蒸汽機車的十多種有代表性的,靜配合,動配合另部件上進行了,1-2年的批量運行試驗,經鐵道部鑒定,批準向全路推廣。這些新技術名稱不同,但基本內容都是采用新型高分子復合材料和精密涂層工藝,為機械修理制造,和升級改造服務。為了敘述方便,這里暫時統稱之為機械精密化技術。一,機械精密化技術與傳統修理技術相比,主要區別是: [1]精密化技術采用的材料是針對工件不同性能需要,分類設計的,高性能高分子復合材料,代替傳統的金屬焊條,來修復工件磨損,變形,腐蝕或剝離所造成的形狀,尺寸,組裝位置等偏差。在修復的同時也就完成了零部件由金屬-—金屬工作副,轉換為金屬—復合材料工作副的升級改造。 [2精]密化工藝是以粘結技術為基礎,大量精簡傳統修理工序,只要用刮刀將糊狀的復合材料抹到清洗過的工件缺陷部位,將其填平補齊,然后放入涂有脫模劑的專用工裝中[簡單平面修復,可僅用一塊定位平板。單件修理時,可以直接用與之配對的工件為工裝]調整定位,抹凈擠出來的余料,在一定溫度下,經過一定時間,表面涂層固化與基體結合成型,即可投入使用。也就是說,精密化工藝不焊,不用機床加工,不用鉗工鑲配,以一步到位的修理模式,代替傳統的,以焊接為基礎的,三階段修理模式 [先補焊,調直,熱處理,然后送平臺畫線,再一個面,一個面地機械加工成形,最后還要靠鉗工刮研鑲配來滿足組裝精度要求]。二,采用精密化技術后的效果是: [1] 高精度,高效率 。 與傳統三步走修理模式不同,修復另部件各個工作面的精密涂層工序都是在同一工裝中,一次調整,同時完成的。修復中不焊,沒有變形,不需要熱處理,不用一個面,一個面,往返地機床加工,鉗工鑲配。其效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涂層各工作面的形狀,尺寸,公差,粗糙度有標準工裝保證,可以互換。而且在調整的當時,涂層尚處于糨糊狀態,各個工作面的組裝位置幾乎可以做到隨心所欲,同時獲得滿足,其精度之高更非傳統工藝所能比擬。例如,鐵路機車的雙軸轉向架的左右矩型橫梁,緊密地鑲嵌在薄壁的鑄鋼構架槽[約50x120x1200mm]中,二者用螺栓連接成一體。由于長年應用變形,結構松動。結合螺栓運行中慣性松動,折斷,丟失。[貨車心盤螺栓類似問題也很嚴重]如果采用傳統工藝,大面積補焊構架,則變形更大。再要靠畫線,龍門刨加工,做到橫梁與構架槽三個面同時接觸良好,而3米長的左右橫梁又能互相平行,前后到位,真是談何容易!而采用精密涂層技術,只需要把調直好的,橫梁涂上脫模劑,放入清洗后加有足量糊狀涂料的構架槽中,按各項組裝要求輕而易舉地就可精調到位。然后抹凈擠出來的多余涂料。待涂料固化,修復工作即告完成。全面達到組裝精度要求,而效率則提高10倍。而且由于有涂層的彈性,接觸面近乎100%,整個結構的防震性能也進一步提高。廠修兩年后再次進廠的機車,都證實了這點。一般地說,采用精密化技術修復的配件,不論工作面多少,結構多復雜,清垢噴砂后只需幾分鐘,最多半個小時的勞動工時,加三個小時自動的恒溫固化時間,在半天功夫內完成,全面達到設計要求。這對采用工序復雜,工序勞動工時長,工序間搬運、等待時間長的現行傳統工藝來說 是不可想象的。 [2] 高性能。 精密化涂層的摩擦磨損性能異常突出。美國Machine Design 英國Design Engineering 雜志都曾報道過。例如,DP型涂料與其他修理材料,在M2000型試驗機上測定的性能對比數據如下: 測定條件: 1, 軸壓 500 N, 2, 轉速 400 rpm, 3, 滴油潤滑。 試塊材料 試驗時間 分腫 摩擦系數 磨痕寬度 mm 溫度 0C 磨損率mm3/KM 狀態 DP涂料 1440 0.008 3.3 40 0.005 良好青銅 3 0.2 7.5 120 不正常鑄鐵 5 0.09 110 開始啃傷貨車用耐磨合金 25 0.008 5 35 0.036 良好 可見四種材料在測定的摩擦磨損性能上,耐磨合金,DP涂料要好的多。耐磨合金,DP涂料的減磨性能相似,而在耐磨性能上,后者較前者要高7倍。在實際應用中,如橡膠廠的煉膠機的軋輥軸承,材質原設計為青銅。用多個穩釘固定在軸箱體上,以免在輥碾力下松動。工作軸壓44噸,軸頸為 ¢250 × 200mm.。在采用精密涂層技術修理時,不用銅瓦,直接在軸箱體上涂層,也無需穩釘。經過四個月,雙班運行后檢查,幾乎量不出磨損來。 DP型 涂料 不僅本身耐磨,還能保護其對磨件,極少磨損,并避免拉傷。例如,離心式給水泵平衡輪的材料是昂貴的特殊鑄銅與鑄鐵體形成摩擦副,每分鐘轉數上千。由于在高速起動下承受很大的沖擊力,一般壽命只半年,有的幾天就啃傷,平衡輪報廢,。采用精密化技術不僅可以把啃傷的平衡輪修復使用,壽命還較新輪提高三倍。又如,同一臺鐵路機車,幾個軸箱的滑動面分別與鑄鐵和涂層的游動鈑形成摩擦副,運行時由于缺油。前者嚴重拉傷,而后者則全部光滑如初。此外,涂層也解決了工作面生銹和酸堿腐蝕問題;解決了可焊性差或不能焊的鋁,銅,高碳鋼,陶瓷,合金等另部件的修復問題。例如3米多長的中碳鋼機車搖桿,縱向載荷達40噸以上,在彎道運行時,側面承受很大的壓力和沖擊,為了保證安全,檢修規程中制定了,焊接前后嚴格的熱處理要求,但是在磁粉探傷時往往仍然有輕微的裂紋顯示,經常為此爭論不休。精密涂層技術最后把問題解決了。可見,精密化技術在修復機械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機械的現代化升級改造。 [3]高安全率 高溫焊接應力和裂紋,摩擦副咬合等原因導致的機械故障,特別是鐵路機車,車輛臨修,故障,占很高比例。最近,大面積焊接的車輛轉向架交叉支撐,連續發生事故,造成提速改造后的k型轉向架,全面停產,更是一個嚴重的教訓。精密化技術修復的機械另部件,以涂層粘結取代金屬焊接,從此將徹底地消滅掉這些安全隱患。 [4]高效益 采用涂層技術,不焊,不用機床加工,可以省掉許多焊接和加工設備投資。例如,薄壁的煤礦支柱液壓缸腐蝕磨損后,由于變形問題無法焊補,采用一般涂層技術需要高溫作業,而且還要靠昂貴的珩磨機床,才能加工到要求的精度和光潔度。而精密涂層修復不需要高溫,修復后的液壓缸則只要簡單地拋光一下就可以。節約設備投資以十萬計。高分子復合材料質量高,再有精密涂層工藝的配合,材料消耗小,再加節省焊接,熱處理,調直,機床和鉗工工時等費用。其成本較之原來已經很低的修理單價,仍有所降低 。直徑100mm,高1M的煤礦支柱液壓缸,有精密涂層工裝配合只消耗涂料140 克 ,涂料費用45元,較采用不銹鋼套修復成本節約50% 。精密化技術的效果,效益,應用范圍隨著復合材料和涂層工藝的發展,正在不斷擴大。例如日本最近開發的納米涂料,把導熱性能成倍提高,為突破涂料在高速摩擦副應用的禁區,創造了條件。又如,除國產的類似涂料外,瑞士,美國,日本,德國在中國市場上供應的品種也不少。但是一般單價偏高,有的在1200元/公斤以上,國產品最低也要300元/公斤,而且耐磨的品種不一定減磨,減磨的品種不一定耐磨。又缺少精密涂層工藝的配合,耗料多,費用高,推廣困難。由于技術進步,現在的精密涂層涂料系列,如上述的DP型涂料單價僅200元/公斤[其中包括50%利潤],有精密涂層工藝配合,涂料消耗低。每修復100cm2平均磨耗1mm深的缺陷,涂料費只要4元。精密涂層的修復成本還在不斷降低,而性能則日新月異,不斷提高。有工業就有機械,有機械就要修理,要修理就有精密精密化用武之地。特別對一些修理批量大的企業,如鐵路車輛、工程機械、煤礦等企業,意義更為重大。例如,鐵路正在規劃的40萬輛貨車提速改造工程中。如能驗證推廣機械精密化技術,無疑將大大加速工程的進度,節約以億計的投資。開發精密涂層的市場前景廣闊,值得引起國內外涂層企業界和機械修理制造工業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