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早上開車去杭州參觀了一個機器人廠家(杭州凱爾達),下午接著開車到上海,然后4、5兩日參觀了上海工業機器人展覽會。就在6月底,上海還舉辦了服務機器人展覽會,可惜沒有來。其實現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增長是快于工業機器人的,而且與我們普通人的距離更近。你去京東搜一下掃地機器人,科沃斯的一款產品就有8萬條評價,可見銷量之大,千把塊錢的小東西,省去了勞作,深受歡迎。
, S' x! F. @/ o/ }* s" `: d9 P( J
工業機器人我是頭一次見,其實叫智能機器或智能裝備更好一些,腦子里根深蒂固覺得機器人總有一點類似人形,實際上一點也不像人。服務機器人,特別是陪護機器人肯定是長得非常像人的。但工業機器人既無必要也無可能做成人形。
+ k/ e+ G/ j# ~& ]' a+ B
8 I. ?+ ?0 `5 i X& `3 s這個展會叫做第7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還有個名字叫中國國際智能工廠裝備解決方案展覽會。雖然號稱國際,但國際知名的機器人廠商一個也沒有看到,至少所謂機器人四大家族我沒看到一個。這四大家族包括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和安川電機,還有德國的庫卡(已被美的收購)。中國主要廠商有的來了,也有的沒來。沈陽新松、蕪湖的埃夫特、上海的新時達都有看到。可見這個展會在機器人行業不算高水平。盡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大開眼界,頗有新鮮感。展會上設置的很多應用場景,和十年前去工廠相比,觀感完全不同。手工織布的人看到了織布機,一直騎自行車的人突然開上了汽車,生產力革命引起人的心理變化和精神震撼,你肯定懂的。
7 P4 y+ e& q( M: ]' `" o6 p( @8 I5 s/ V4 ?( {2 l# N1 u
: E: j% h. d# G6 D展會上看到比較多的是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包裝機器人等。動作之快,控制之精準,還要工人干什么呢?想起傳統工廠里人的手工勞動,真是恍如隔世。機器取代工人,看來就是成本問題和時間早晚問題。除了生產機器人的技工外,其它生產都可使用機器人。FANUC現在贊美自己是唯一使用機器人來生產機器人的廠商。果真如此,從邏輯上說,如果使用機器人能生產出機器人,而使用機器人又能生產其它一切產品。那么這個世界還需要普通人干什么?供你吃喝,給你游戲玩就好了。再次確信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里預言的那樣,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將淪為“無用的大眾”。- K+ P$ V" ]- M+ R
1 R5 y6 U5 I% O/ v3 n
下圖為沈陽新松最新發布的蛇形機器人
1 K, D( W/ j7 ] W7 M* F! D9 ^" J- b
, J5 g& ^$ z# i: b [! z" G國內市場上,國產機器人已經占到40%,這是從10%、20%、33%一路追上來的。發展很快,成績還是不錯的。但如果不靠補貼,則利潤空間有限。機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減速機、伺服電機和控制器。減速機占成本的30-40%,伺服電機占20-30%,控制系統占15%左右。所謂利潤空間小,就是購買國外的核心零部件造成的,利潤被上游吃掉了。
: U9 F U, o% ~. v% [, X
- v1 l+ u5 s! o$ p* J我在蕪湖埃夫特的展位上聊了一會,工程師說,關鍵就是零部件,如果采用的零部件沒有差異,整機就沒什么差異。因為他做整機,這么說也可以理解。他還告訴我,他們現在主要還是采用國外的零部件,因為運動控制的精度有差異,國內零部件做不到2個絲以內。但是他也說,埃夫特已經開始對國內的零部件做內測,如果合適的話將會采用。因為國外的太貴,有時貴一倍,而且訂貨周期太長,有的要半年,錢給人家了,半年后才拿貨,售后也不方便。他希望盡快采用國內零部件。
1 h# ~2 x# }% m. Z* G3 @; x6 t& C* Y% B. M1 ?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7年是1200億。如果不利用本土市場優勢催生出一個強大的機器人產業,那就是犯罪。不禁想起了過去的家電和汽車兩個行業。30年前,中國人買家電都喜歡國外的,后來國產品牌崛起,大家不再崇洋了。本土市場培育出了一大批民族家電品牌。說到汽車行業就有點難過了,2002年之后,中國的汽車市場開始需求猛增,至今15年過去,如此高速增長的本土市場也沒有培育出好的企業。其實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就開始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引進了外國車企,可是不爭氣的國企啊,什么也沒學到,一汽二汽自己還是造不出好車。- Z4 K9 s I1 b/ _& h: D
8 V7 @- {1 a' P$ g
有時候我們想想,家電產業成功了,汽車產業失敗了,這是為什么呢?我想,家電行業后來崛起的是一批民營企業,而汽車行業,一汽二汽都是老大國企,體制僵化,不爭氣。另外,家電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汽車不能比,技術含量高的行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就不容易。( j- t" E9 p8 `/ G8 p2 P4 Q
& V0 {3 V) d2 s5 W0 m: y
這次展會最令我欣喜的是國產零部件有希望。我參觀了幾個著名的國內廠商,包括做RV減速機的南通振康、做諧波減速機的蘇州綠的諧波,以及做控制器的成都卡諾普。伺服電機這塊沒有獲得什么信息,有個企業叫新時達是做伺服電機的,也做機器人,可惜沒遇到會聊的人。
1 L/ z. j6 v$ H/ o9 \- M* M8 `
+ G k( X: r& G1 u: L6 L
! Y+ \/ c6 ~+ m- p; d上面說了國產機器人在國內占40%左右,這是說的機器人,而不是零部件。而機器人的產業鏈,核心零部件是處于最上游,你搞不定上游,只忙不賺錢,而且容易被人卡脖子。在機器人這個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產業,中國絕不能再滿足于集成創新和模式創新,必須不惜代價搞定核心零部件產業,占住產業鏈上游。9 g" G; u1 b/ [5 \* U6 ^2 R' I
; @3 f$ O6 \. c9 W我在南通振康的展位上聊得比較多,這家是做RV減速器國內第一。據他們自己告訴我,現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大概是50%。一個工程師還驕傲地說,因為我們的RV減速機,迫使全球第一的RV減速機廠商,日本的納博特斯克在中國市場降價很多。這確實是一大功勞。老規矩了,你自己干出來,敵人就很快降價;你搞不出來,就吃掉你所有的利潤。
2 E T# E' k7 S5 Z& l
( P8 A9 K) n. ]/ y) t4 {下圖為南通振康的RV減速機( ~+ l4 L2 r* ?
7 @* w. _) a3 T& H
這次展會上,我確實看到了日本RV減速機廠商納博特斯克,也是這次展會上唯一國際排名第一的廠商。和他們聊了一下,感覺到態度比較殷勤。這大約可以印證南通振康說的話,它感到了來自中國廠商的壓力了,必須在中國市場更賣力一些,更殷勤一些。, r3 J' I Z3 c" |
8 _6 |9 G- t6 u% V2 z) t
下圖為日本納博特斯克的RV減速機,全球排名第一9 s. m7 C; p# b: N5 J/ |& X8 @. Z
) V* `" Z$ H: j% k機器人上使用兩種減速機,一個是RV,一個是諧波。驅動力大的時候用RV,驅動力小的時候用諧波。在諧波減速機領域,蘇州有個公司叫綠的諧波是國內老大,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60%,而且工程師告訴我,日本的FANUC機器人已經在對他們的產品進行內測,測試了3年反饋的信息與國際上一流廠商沒有差異。機械這行業,好產品需要時間,在沒有驗證之前,你不靠品牌效應就沒人敢信你;而如果打出品牌,日子就好過了。
7 A7 N! N- M: h* Z! k+ ^& y* h9 T" m* ]- A! ?
下圖為蘇州綠的諧波減速機
* g W! q; ?' l- ^
/ v( v$ E3 w: @( ?( _ U: {" r
' \) j& o+ ]8 B! ]( l- C. d& u2 y機器人是智能產品,必有控制系統,需要大量的計算。這是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控制器來完成的。這東西相當于計算機的主機,附一個類似鍵盤的東西是人機界面。你操控機器人就在那個鍵盤上敲擊就可以了。機器人的各種動作和路徑,也都可以編程控制,就是運動控制。成都的卡諾普公司現在是國產控制器第一。我問市場占有率,工程師沒有直接說,但是告訴我,中端市場能占一半,國內有幾萬臺機器人每天都在跑卡諾普控制器。工程師說,控制器主要是核心算法,那么復雜的控制,核心算法需要長期積累。硬件方面,芯片和主板靠進口。機器人的控制,很多時候要求高速度,如果都是軟件運行的話有可能速度跟不上,某些常用功能模塊需要直接做成硬件才能滿足高速要求。所以,人工智能芯片未來競爭激烈。如果我們不能突破CPU的話,很多應用領域的芯片能突破也行啊。 D$ G4 f/ H0 i# g# F( ]
: }3 ] I3 _/ H9 G }9 h
下圖為成都卡諾普的機器人控制器1 [- Y o, u' Y% ~/ V, a7 F7 W
' `3 W+ z3 Z9 N2 O2 b- t- d5 O! p: [5 y* T0 D" t
這次展會分兩個展館,主展館是工業機器人,還有個展廳是人工智能。有唱戲的機器人,有客服咨詢的機器人。這里突出的是知識系統而不是運動控制。工業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和重復精度極為重要,這是后面加工產品或制造精度的保證。而這里展出的機器人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動作,或者只有極為簡單的動作,如唱戲的口型,客服機器人可能需要引導客人沿著固定的路徑走一圈(地面或地下有磁條感應控制)。這些與復雜的焊接、搬運、組裝等動作和高精度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很容易做出來。這類智能設備對運動雖然沒有高要求,但對機器學習這塊要求比較高。醫生、律師和會計這些職業并沒有什么動作,他們玩的就是知識系統和學習,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他們的工作,除了極其高端的專業人士,一般人無非是腦子里記一些專業知識,遇到具體情況時利用儲存的知識做一些推理,然后得出結論。這些事情未來機器人通過知識學習都可以做。$ [5 m/ L2 l" i1 W: F2 ^- u
' x. c8 G* O# H, |0 D機器人正在徹底改變工業生產,也將會徹底改變服務業。看展會和看文章,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去看看各種新生產力的展會。搞機械的對電和控制真的要懂,否則跟不上時代了。
( Z9 F' R( E$ E- x. o$ V, n6 y; M8 O5 X, D
工人將被取代,服務員將被取代,甚至情人都將被取代。工程師會不會被取代?但可以肯定一點,設計和控制那些機器人的工程師是無人能取代的,因為他們才是機器人真正的主人。% U8 @3 Q2 f w5 C6 o" R" Z( p; @
# N7 J; o- g3 L1 e( u9 L1 ~* `. p! }2 {6 c$ ^, x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