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所指!全球學者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始作俑者卻說...2018-11-27 07:09人才/ @0 Y: T4 D9 x& l, h7 I% _3 d( X! s
5 i4 G* H) V8 \7 E當天空崩塌了一角,女媧要花整整四年才能煉石補天;當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接踵而至的災禍便降臨人間,無可挽回。 11月26日,人民網等媒體報道,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女嬰已于本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特殊的是,他們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消息一出,舉世皆驚:朋友圈、微博刷屏熱搜;普羅大眾、科普作者、生物學家眾說紛紜;技術安全、人倫綱常、生命哲學,各個角度的疑問和困惑讓一些人憂心忡忡... 然而在喧囂背后,拋出這個重磅消息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似乎在刻意回避著鎂光燈:截至北京時間27日凌晨,除了對美聯社(AP)留下短短幾句評論外,賀建奎并未回復海內外諸多媒體的置評請求。 根據行程安排,賀建奎將在明天(28日)上午11點半出席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他計劃現場展示在幼鼠、猴和人類胚胎上取得的實驗數據。 也許要等到那時,世人方能更好地一睹這位手術“操刀者”的廬山真面目。 賀建奎其人:學而優則商 公開資料顯示,賀建奎于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期間師從邁克爾·蒂姆教授;2011-2012年間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就讀博士后,從事基因測序研究。 賀建奎在萊斯大學的資料頁面 2010年賀建奎同時獲得中國留學基金委頒發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以及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年度優秀論文獎,其學術能力毋庸置疑; 2012年,學成歸國的賀建奎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孔雀計劃”,年僅28歲就成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并開設了自己的實驗室。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蒂姆教授至少在兩個方面對賀建奎后來的人生走向有著重要影響: 首先,據蒂姆教授自己對美國媒體披露,他在賀建奎回國后還與之保持著實驗項目上的合作,并曾親自來中國考察。 而相比主流科學界,蒂姆教授對待基因編輯技術的態度更為開放,他甚至認為通過修改基因而獲得免疫跟“打疫苗也沒什么兩樣”。蒂姆也曾作證,當賀建奎團隊在北京某艾滋病團體招募志愿者時,他在場見證了艾滋病患者同意胚胎實驗。 蒂姆教授與賀建奎合影 圖片來源:萊斯大學官網 其次,蒂姆教授不僅在基因工程領域堪稱學術泰斗,曾獲得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生涯成就大獎,他同時也是一位商界老手。據彭博社資料,蒂姆不僅在當地創辦了一家醫療設備公司,并且在3家公司出任高管,投資版圖更是橫跨多個行業。 賀建奎曾對媒體表示過,他原本認為致力于學術就該過清貧的生活,但在赴美留學期間“他的人生觀被顛覆了”。 賀建奎回國后,在專注基因技術研究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展商業版圖。 天眼查數據顯示,賀建奎作為股東在7家公司持股。其中,他在2012年創辦了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海基因”),目前擔任法人代表和總經理,經歷兩輪融資后持股比例稀釋至27.42%;賀建奎同時在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持股份額未知。 今年4月19日,瀚海基因宣布完成2.18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跟投。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瀚海基因公司官網上,關于賀建奎的消息無處不在。 賀建奎自辯:請別叫他們“定制嬰兒”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11月26日,滿世界的媒體都在尋找賀建奎的蹤跡。有意思的是,賀建奎雖然沒有露面,但在北京時間當天中午12點左右,他的團隊在YouTube、優酷等平臺上傳了一組視頻,由賀建奎出面向觀眾述說了自己的心聲。 在視頻里,賀建奎簡短地談論到了基因技術的選擇、實驗初衷、技術安全性以及倫理道德原則等方面的話題。對于露露和娜娜這對嬰兒,賀建奎呼吁世人不要稱呼他們為“定制嬰兒”(designer baby)。 “把這些孩子叫做“定制寶寶”是錯誤的,這對有遺傳疾病的父母來說是一種侮辱,這是在制造恐懼和厭惡的情緒。 孩子的成長不能被設計,而這也非父母的本意。僅僅2萬分之一的基因誤差,就可能導致父母攜帶著致命的遺傳疾病。如果我們有能力幫助這些父母去保護他們的孩子,我們就不能見死不救。”
至于外界普遍質疑基因編輯技術會人為制造出“超人寶寶”,賀建奎在視頻中也做出答復。 “不管是對人類胚胎還是成熟基因的修改,都無法降低父母對孩子無責任的愛。 我們拒絕基因增強、性別選擇或是改變皮膚和眼睛的顏色,因為這些都不是愛。”
賀建奎甚至表示,“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實驗室的網頁則列舉了五項“核心價值觀”,其中也提到該團隊“不會犧牲孩子的未來福祉和自由意志”,也不會參與“基因提升、美化外貌、性別篩選”等活動。 不過截至北京時間27日凌晨2點,賀建奎實驗室的視頻賬號在優酷平臺已經搜索不到,而YouTube平臺也關閉了相關視頻的評論區。 全球學術界集體譴責 對于賀建奎在視頻中的自我辯護,主流學術界并不買賬。 26日晚間,來自斯坦福、麻省理工、中科院、北大等海內外頂尖機構的122位中國科學家發布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賀建奎貿然對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做任何編輯嘗試。聲明中稱: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 聲明中科學家們擔憂,這項實驗“對人類群體的潛在風險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一批學者也在英國科學媒介中心發出反對聲音。牛津大學應用倫理學中心主任薩烏勒索斯表示, “這些健康的嬰兒被用作遺傳實驗的豚鼠,這跟俄羅斯輪盤賭沒什么區別。”
哈佛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的穆索努拉教授認為,在擁有阻斷療法的當今,艾滋病遠非一定會致命的疾病。況且對于世界廣大貧窮地區來說,完全有比基因編輯更便宜的艾滋病療法。相反為了獲得艾滋病免疫(況且并不能肯定免疫),基因編輯嬰兒被暴露在未知的疾病風險中,則是完完全全“得不償失”。 倫敦國王學院教授伊爾舍表示,基因編輯在技術實現上并不困難,他懷疑賀建奎是為了奪得“世界首例”名頭,實現個人野心,將嬰兒的生命安全拋之腦后。 英國努菲爾德生物科技協會也強烈譴責賀建奎的做法,認為此舉不單影響到做基因手術的個體,更影響到“人類社會全體成員”。而可怕的是,我們目前對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潛在后果知之甚至。 南科大: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事件影響持續發酵之后,相關各方也緊急撇清與賀建奎團隊的關聯。 11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致電深圳和美兒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實驗不是我們這邊做的,孩子也不是在我們醫院出生的。” 11月26日晚,南方科技大學發表情況聲明,宣布賀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賀建奎的實驗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對于將基因編輯技術用于人體胚胎研究的做法,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 26日深夜,深圳科創委辟謠稱,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 此外,國家衛健委官網表示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廣東衛健委、深圳衛計委兩級部門也先后表態。廣東衛健委表示,高度關注“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已組織力量展開調查;深圳衛計委表示,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26日,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央廣新聞表示,此前并未收到該項試驗的倫理審查報備,目前正在開會討論此事。
5 a$ _ g( T7 ?+ W4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