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各方面技術都遠超他國,然而我國的公路卻經常翻修,相比之下日本的公路就常年如新。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技術上的差距嗎? % l7 h: C! q1 m, p
一、兩國公路的差別單從國土面積來看,日本就與我國有著很大的差別,而公路里程更是相差甚遠,我國公路里程已超過600多萬公里,而日本僅為我國的6分之1。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兩國不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和材料來修路,畢竟施工成本就會有很大懸殊。 因此最初在修路選材上,日本在修建公路時多采用特立尼達湖瀝青和石油瀝青鋪路,而我國最開始是選擇水泥鋪路,后來是在水泥路上覆蓋一層瀝青,如果說采用日本的用料,則要花費更多的經費。 還有一方面,因自然因素影響,日本島國經常發生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在修建公路的時候,日本所考慮修路的自然侵害因素比我們修路要多,因此修路取材也比我們要結實耐用。 * i/ O* k. ?$ T
二、公路的使用情況對比我國不僅擁有廣闊的國土面積,在人口基數上也遠超日本。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這些年來人們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私家的的數量也不斷攀升,公路的利用率和損耗也逐漸增加,使公路的使用壽命縮短。 從運輸方面來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我國公路的利用率也是相當高的。大貨車的載重量、通勤量均很大,還有一些司機為節省運輸成本而超載現象頻發,因此公路的磨損程度嚴重。 再對比日本,該國是以輕工業為主,不是以重工業為主,因此公路上很少有重型貨車在跑,公路所承受的損害比我國公路要小許多。 ( T5 e# g+ J5 X
三、絕非技不如人首先在修建公路上,日本的公路設計師要全程跟工,并且道路修建上所承擔的責任也比較大,所以日本修路時往往都有設計師全程負責,并且承擔修建的所有責任。 我國修建公路,設計和施工分為不同的團隊,建造階段是負責建造的人帶著團隊工人去進行施工,在專業程度上相比日本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其次在建造時間上,我國公路為節省時間,在修路上花費的時間盡可能大量縮短。由于修建工程并沒有那么精細,不會像日本一樣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公路上,我國修完一條公路的時間,可能日本方面才完成修建公路的準備工作。 在修復公路方面,我國如果都按照日本修復的方式和流程來修復我國的公路,可能時間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修路耗時過久的情況下,以我國目前的交通情況,會造成交通堵塞。
) S* e# R/ g* s/ T
通常在修復公路時,施工方會封閉該路段的通車,雙車道變為了單車道,通車效率變慢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我國的公路修復的周期不會過長。 然而,這樣也會出現一定的弊端,就是修復的公路沒有更好的緩沖周期。修復完畢就馬上恢復使用,而經過貨車的碾壓,不間斷地使用和雨水的侵蝕還是會再次損壞。 ( _1 R" {5 Y+ c: f8 f, u5 D# p( `
在修補方式上,我國公路的修補方式與日本也有所不同,我國對于道路的修補通常是針對損壞嚴重的區域進行修復,而日本的修復方式則是在原有的道路上重新鋪蓋,由于本身的國土面積有限,所以在修復經費方面也很充裕。 大家都知道鋪蓋的瀝青越多,道路就越堅固。但這種修補方式對我國來說,是有著一定的困難的。由于國土面積比日本大很多,只能針對性地進行修補,另一方面由于針對道路維修的經費有限也無法實現。
2 W. T* N, U5 O+ h, m* v3 y但在修建公路上,我國有著很多優秀的工程師。他們攻克了重重難題,讓公路深入了許多艱難險阻的地區,也正是在這些人的辛勤努力下,才得以讓我國的公路四通八達,經濟大力發展。 : z, U' `' d7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