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國室溫超導團隊已要求下架論文。
-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新論文稱常溫常壓超導理論可行。
- 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在 B 站發布 LK-99 驗證視頻,引來廣泛關注。
韓國一研究團隊近日發布論文稱實現了室溫超導,在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的同時,也遭到了質疑。 該研究團隊的成員表示,論文存在缺陷,系團隊中的一名成員擅自發布,目前團隊已要求下架論文。 超導體是能以零損耗傳導電流的材料,但極難運用在實際中,因為它通常需要被冷卻至零下 196 攝氏度左右的極低溫,并且需要施加極高的壓力才能成為超導態。
因此,若能在常溫常壓下實現超導,對人類的科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有多個研究團隊聲稱實現了室溫超導,但最終都被證明是造假。 韓國一研究團隊此前在預印本網站 arXiv 發表論文稱,一個被命名為「LK-99」的材料可實現室溫超導,LK-99 是由鉛磷灰石稍加變動的六方結構,引入了少量的銅,使其可以在 127 攝氏度以下表現出超導性。 昨天,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在 arXiv 上提交了一篇論文,其結果支持 LK-99 作為室溫環境壓力超導體。 在該研究中,LBNL 納米結構材料理論研究員 Sinéad Griffin 使用美國能源部的計算能力進行模擬,稱已經為銅摻雜鉛磷灰石的超導性找到了理論基礎,費米能級的孤立平帶是超導晶體的標志。
對于這項研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趙康對財聯社評論稱: 目前來看,美國實驗室所發的文章意義不大,理論模型有一定的主觀性和欺騙性,最終還是要靠實驗結果來證實。
與此同時,昨天在 B 站上一個新的視頻也引來廣泛關注。 B 站 UP 主「關山口男子技師」上傳了題為「LK-99(潛在室溫超導材料)驗證」實驗視頻,華中科技大學常海欣教授證實,該視頻確實出自所屬團隊。 視頻稱,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常海欣教授指導下,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楊麗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 LK-99 晶體。
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 Sukbae Lee 等人獲得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有望實現真正意義的無接觸超導磁懸浮。 對此,趙康向財聯社強調: 單單能懸浮還不足以證明就是室溫超導。按道理,室溫下測試難度小,測試數據應該會很好。
但是他們(指韓國團隊)的數據很差,也沒有證明是零電阻,而零電阻才是超導的最佳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