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8年第一輛純自主紅旗CA72的問世到現在,中國汽車的五十多年!雖從數量上看貌似已突發猛進,但本土汽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僅僅三分之一!并且還有小幅下滑的勢頭,半個世紀的時間跟美、法、德、日、韓系的水平還有 ... 從1958年第一輛純自主紅旗CA72的問世到現在,中國汽車的五十多年!雖從數量上看貌似已突發猛進,但本土汽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僅僅三分之一!并且還有小幅下滑的勢頭,半個世紀的時間跟美、法、德、日、韓系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就像個孩子天天在學大人的一舉一動,但總是邯鄲學步,總跟不上人家步伐。更可怕的是兩個關鍵環節:1、在產品上,合資品牌的制造供應鏈還是以外資的零配件企業為主;2、在市場推廣上,還是以外資的廣告公司全案代理為主。個別自主品牌汽車也頭腦發熱的跟外資或是合資企業的配件公司或是廣告公司合作,理由是他們資金實力雄厚、他們價格有優勢等等,跟大人玩還想把人家手里的糖搶過來只能讓自己長大,不斷的蹦或是央求是奴才的表現,你們無奈!你們嘆息!你們甚至崩一筆錢走人,都不太負責任! 市場留給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時間已經不多,黨也在試圖加快發展汽車行業,提出整合四大四小集團。其實整合中國汽車產業需要先整合本土關鍵的配套企業,發展中國本土品牌汽車要先發展本土重點汽車配套企業。去年長城汽車與德國博世、美國博格華納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學習人家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根本,不要讓企業淪落成人家的生產車間。 當然自主品牌也有很多苦衷。不能惡化只能試圖改變。 自主品牌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里,負重前行,他們承擔的壓力在哪里?提高產品品質與價格競爭激烈矛盾產生的壓力;廣告碎片化的時代,產品宣傳的壓力;品牌形象推廣遇到瓶頸再沒辦法拔高;為了傳說中的“三好學生獎狀”不得不給校長揣錢的壓力;整個產業鏈的人都在忽悠,忽上悠下的職業慣性使自身發展緩慢;為了自己的私欲太多錢裝到了個別人腰包影響研發采購等必須費用的質量,長城汽車跟合作公司簽署陽光協議,壓抑各方的私欲在世風日下的今天不能不讓人稱道,監督電話無處不在。問題多解決辦法也很多,就看想不想解決。 當然自主品牌的問題也不是經營者想看到的,比如說低廉的品牌形象,也是領導人天天在做夢都想改變的,奇瑞尹同耀從一汽出走,如今又和路虎結盟,搞所謂的“合資自主”這種多余的妖怪,除了可以讓腰包更鼓些,其他沒有任何意義,可能他自己也忘了走了很久當初是為了什么而開始。長城汽車又在醞釀著換LOGO,恕我直言真別換了,盛不上飯不要怨勺子,再說現在的這勺子還不錯,有高端品牌的潛質,就算改的話也是原來基礎上稍作修改更適宜,或是不同細分車型稍作修改,像有些自主品牌形象不行,再蒿一根毛變出來幾個,徹底改變不現實,不從根本上改變產品質量和營銷推廣還會是低端品牌的重復。 還想說一下夢想“彎道超車”的電動汽車行業,北汽E系電動北京試點銷售、長安E系列電動車加入房山出租車隊、BYD的電動車計劃也抱著洋槍呼之欲出,奇瑞、吉利、江淮也都在作者彎道超車的美夢,唯獨長城汽車的老魏同志眼下不想做電動車只想研發油電混合。暫且不說電動車能跑多快能續航多久,就真不敢想象當北京滿大街都是需要充電的汽車時,北京的幾個熱電廠的大煙囪煙霧會更繚繞、每天冒得時間會更長,建議你們想搞電動車還是在長江和黃河沿岸試試吧!好嗎!不要再給首都的劣質空氣環境“錦上添花”了,不要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綠色概念玷污了八成靠火力發電的北方城市。 中國政府既然有決心給自主品牌支持,強制大部分公務車采購自主品牌汽車,自主品牌就借此機會往高墻上使勁爬一下,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瓶頸,沒有走不到頭的長征,還是需要摒棄一些惡習,堅持一下該堅持的,踏踏實實的理智向前。 (責任編輯: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