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5248714 于 2012-9-6 21:45 編輯
水錘泵主要由泄水閥、進水閥、工作室及空氣室四大部分組成。水錘泵及進出水
管、進出水池、安裝基礎及必要的閘門等,構成水錘泵提水系統,如圖1所示。水錘
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錘效應。即水在管內流動突然受阻后產生比正常壓力高10倍以
上的瞬間水錘壓力而實現提水。水錘泵的提水流量取決于揚程、水落差、進水量、進
出水管直徑、效率等多種參數。水錘泵的效率一般分為裝置效率與本身效率。本身效
率是指不包括進出水管的阻力損失情況下所發生的效率。裝置效率是指克服管道的沿
程阻力及局部阻力損失后的提水能量W·(H+H1+H2)與引用水能量Q·h的比值。
裝置效率η計算公式
![]()
式中W——提水流量,L/h;Q——進水管的水流量,L/h;H——揚程,m;
H1——出水管沿程阻力損失,m;h——水落差,m;H2——出水管局部阻力損失,m。
從(1)式分析得知:在水落差、揚程不變的情況下,進水流量越大、提水流量亦越
大。而進水流量的改變可以通過縮短進水管、增加進水管的傾斜角度來達到,即傾角
愈大或進水管愈短,提水流量越大。
![]()
圖1 水錘泵結構示意圖(空氣室內有彈簧頂住進水閥 節拍由泄水閥人為引起,十倍的水錘壓力頂開進水閥,同事蓄水,彈簧又關閉進水閥。關閉后,又產生十倍的水錘壓力,依次循環。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 發布)
Fig.1 Structure of hydraulic ram 若引水能量h·Q及效率η不變,提水流量越大,則揚程越低。也就是說,當傾角愈
大或進水管愈短、則提水流量越大,導致所能達到的揚程就越低,即水錘力量減小。
反之,傾角愈小或進水管愈長提水流量越小,所能達到的揚程就越高,即水錘力量增
強。例如我們在試驗中,保持1m水落差不變,分別采用4m、6m、8m的進水管,試驗結
果為:揚程6m時提水流量分別為710.28kg/h,622.5kg/h,656.4 kg/h。揚程10 m時提水
流量分別為152.58kg/h,531.48kg/h,396.6 k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