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陜汽的整合難題》,因為對這些企業略有所知,細讀一下,各位自己體會去吧!/ k: x+ f- l1 B6 w1 K
原文:陜汽的整合難題
; o7 C* `& P2 L# |& n: @張玉浦的“大陜汽”概念正在逐步變為現實。作為有著17家子公司、年產值150億元的陜汽集團董事長,張的目標是把陜汽業務盡快地從重卡發展到整個商用車領域,然后進入乘用車市場。
- M: U' o4 m4 j& f4 X) d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有充足的資金,于是,陜汽拿出了整體上市的計劃。“我們正在積極創造條件。”張玉浦說。
, k4 l$ k# r* t) ^! T 但是,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并沒有改變陜汽內部股權結構復雜、子公司散亂的情況。上世紀90年代,陜汽曾經虧損嚴重,資不抵債,產值還不足1億元。當時為了生存下去,陜汽化整為零,將部分資產拆分與外部資金合作。幾年下來,陜汽雖然走出低谷,成為國內重卡行業的前五強,并且也擁有法士特齒輪、漢德車橋等核心零部件企業,但是,管理上的壓力以及產權和經營權上的模糊也制約了陜汽集團下一步的發展。
1 z. y. A F3 O3 J2 M6 A d “當年為了生存,給了股東許多優惠措施,也允許他們控股子公司。”張玉浦說,光陜汽集團就有15家股東,而在下屬的17家子公司中,有12家是為了安置職工而設置的,當時資金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民間。
7 L w& Z; B5 P1 R4 ^- z' _ F 于是,張玉浦開始與一些合資伙伴協商,希望他們支持陜汽集團整體上市,讓出一部分股份,以便陜汽集團能夠獲得其下屬子公司的大股東位置。這樣,在合并財務報表上和整體管理上能夠對陜汽更加有利。
7 @* ?0 `8 i% E 不過,最讓陜汽為難的是其核心業務——陜西重型汽車公司(以下簡稱陜西重汽)。在陜西重汽中,陜汽集團持股也只占到了49%,大股東是濰柴動力。這種情況也是歷史造成的,2005年濰柴強勢收購湘火炬,從而間接控股陜西重汽。這樣,陜汽成為了濰柴動力進入整車制造領域的鋪路石,而其下屬的法士特齒輪和漢德車橋也成了濰柴動力打造的“黃金供應鏈”上的一環。) F% B7 p9 @/ K& ]. S: l7 Z
“我們與每一個股東都合作得很好。陜汽集團上市也不見得會沖擊到陜西重汽。”張玉浦極力避免讓外界形成“陜汽做大后要拋棄當年合作伙伴”的印象,更不想讓大家猜測陜汽與濰柴有矛盾。9 G, G2 ^; J+ Y
但事實上,今年8月8日,陜汽與康明斯合資成立的發動機公司已經投產。張玉浦也承認,今后陜汽的產品既會用濰柴的發動機,也會采用康明斯的產品。這樣,身為陜西重汽大股東的濰柴動力,將不能保證自己獨家發動機供應商的地位。
O, v. K6 ]- P 更有傳聞說,陜西省政府對于陜西重汽也非常重視,希望將其打造成國內最強的重型車企業。而濰柴的強力整合,以及對陜西重汽和法士特、漢德車橋的高管任免意圖,令陜西省政府不是很滿意。因此,曾有媒體評價說,濰柴動力難以通過控股陜西重汽而真正進入整車制造領域。% ?/ F, M/ F9 x. |+ q# ^" C+ c, [
讓事情發展存在變數的是與德國曼公司的合作。不久前,濰柴動力剛剛宣布將與德國曼合資組建公司。這樣,陜汽也希望,能夠通過濰柴動力,讓陜西重汽、漢德車橋等整車、零部件企業也與德國曼合作。這樣,陜汽也就占領了國產重卡行業的技術制高點。
' A I/ {" V- N/ w7 h “與曼新一輪的談判在11月進行。”張玉浦透露說。但是言語之中,他并沒有表現出對這宗合作的迫切。“在中國重卡商用車領域,并不一定需要找個合資伙伴。”張玉浦說,“目前,陜汽與外資談判是站到了同一塊地板上,完全平等。”
( a2 j8 m( M$ }* F V 在張心中規劃的是,重卡產品只是陜汽的第一步,因為重卡受國家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太大。下一步,陜汽想要發展輕卡等其他商用車產品。“最終,我們也會生產轎車,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張玉浦話語間信心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