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基本理論了,一個看應力的狀態,一個看結構狀態,
* W8 d6 d: y. X4 z& r( ~$ q3 l4 e& w0 v5 l1 e- u; c' y& Z
舉幾個淺顯的例子,! e% y: B" }0 h5 |
1 當不滿足歐拉條件時,不是強度的問題,是穩定性的問題,強度可以還富裕,但結構已經跨了,
2 N. _8 s# _% f6 U% e8 f' a, G; T( w$ R/ }3 F3 k; o
2 當不滿足斜切條件時,不是被壓潰,而是被切剪所破壞了,此時抗壓值尚夠,但已經破壞了,
$ _! k: N- r$ H% J: z4 @$ f6 O$ h7 a6 u" Q7 `' G' c z
3 當不滿足擠壓條件時,材料的局部因擠壓已經破壞,而整體結構尚在,) G; d3 k- c+ p6 [3 t; A
4 e* O; T& X2 J0 h) Q4 當連接結構的沖切條件不夠的時候,立柱可能尚在,但結構已經損壞,
: B, N! q4 j2 a: i, ~
. e' J! b# y2 n) |3 `) y作這類東西,要分析具體的對象,看薄弱點在哪里?3 a% i& t- G O+ }1 o: }. _
一個厚點的‘棋子’可能發生剪切破壞,基本是45度的,有點誤差,誤差的來源是內部因素,而‘薄于棋子’的‘大餅’,就一定是發生擠壓破壞,
6 Y( b* _ C \0 z& l0 ?9 v. Q* q5 [+ k0 e6 [7 r0 J M" E% p7 H
阿拉說這些以后,常對諸位說,大家的師傅都哪里去了?那個家伙要告訴你們這些,不能躲起來,阿拉20多的時候,師傅告訴這些東西,而結構是自己計算的,不論多復雜的結構,你得會,但這類實質的道理,得有人告訴你,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