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61| 76
|
看我愛發明,淺談研發 |
評分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點評
我愛發明,只是報出一部分最終成功了的,還有很多失敗了的,還在進行中,我們老家就有一個,從我還是小孩子時就搞一種能蒲膜的機器,去年回去還在搞,我看了一下,跟他講了一些機械原理,今年我爸媽回去說是好象現在才差不...
其實搞發明的都有些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性格,否則一遇到困難就夭折了。我相信發明的師傅一旦掘到第一桶金,以后的發明之路會平坦的。
歷朝歷代造反或革命的人,不成功便成仁。魯迅先生說過“革命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不過他卻沒有去踐行!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VS“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看個人好惡了。
代價太大了,女兒失學了,最大的遺憾。
所以說,還得量力而行。
發明也好,研發也罷。一定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之上。至于理想實現之后能帶來的后期效益,那就是另外一個空間的東西了。本身不要和生活扯在一起。商人,永遠比外行人要精明的多。哈哈
+100 發明也好,研發也好,首先他可以是事業是興趣,但絕對不是生活。我們長期的一個誤區就是把這些當成一個謀生和發財的手段,于是本末倒置了。個人認為,人先要謀生,無論干什么,先要活下來。接著才是談理想
評分 | ||
點評
農業對農機的需求是非常多的,所以農機的市場是無限的。
| ||
點評
新開發的什么機器也得經過試驗、改進,最終成型。如果你設計的機器一下就完美成功,那么就不會有什么創新。
| ||
點評
你覺得一日千里的電子控制,其實也是一些集成芯片,二極管,三極管,電阻,電容之類的原件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已。只不過這個都包在黑盒里面看不到罷了,
哦,不好意思,或者我是把發明和創新搞混淆了,又或者沒分清楚機械創新和應用創新區別。就像普車和數車,后者肯定是前者的創新,但機械形式上是沒變化的,創新的根本是一日千里的電子控制。我是外行,說錯了別笑話我
@duanyz漢字常用的就是3000多字,英文字母才26個。每篇文章都是字或字母組成的。按閣下的論點,所有的文章都不是創新的嘍?
從無到有的牛蒡收割機,居然被說成是沒有創新,搞技術的就怕碰到你們這樣的人。
樓下的觀點搞笑。
機械其實沒有創新的,機械所有的結構機構跟100年前是一樣的,只是一個組合應用改變的問題,真正的創新是控制,是電子技術的創新,這個領域在中國,領會模仿都沒學得過來,無從談起創新。
這個要工業化還不簡單,搞笑吧。
沒什么意義,不是系統的研發流程,根本沒有工業化的可能。
| ||
| ||
| ||
點評
大俠,我怎么覺得基礎存在的問題不在于高層,而在于底層。在機械的眾多流程中,處于底層的一線操作工人如果不嚴格按照要求,即便再好的計算最后都謬以千里。最后貌似頂端人才都搞不好。
大俠,高屋建瓴,話說的很中肯。
“在功能設計背后隱藏著的是龐大的數學力學應用,是繁雜深入的材料科學、微觀科學的應用! ——這才是別人山寨不了的實質
哈哈,孫大俠,你也是個容易沖動的人啊。大俠既然玩工業,就該知道表面和背后的關系。俺并不鄙視做表面文章的人,但是不喜歡靠表面掩蓋內在的行為。就像8爺玩過的東西,算不上發明,但是卻是中國工業的脊梁。哈哈
科研固然重要,但是發明也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
哈哈,脾氣比不過你啊。特別是大俠能自顧自的琢磨出一個鄙視來。哈哈。另外了,老愛能玩得數學,你玩不了。哈哈
愛迪生雖然沒有愛因斯坦成就高,但也值得尊敬,不是嗎?
嘿嘿,脾氣挺大。
呵呵,你同不同意沒有任何區別。俺沒有鄙視誰,俺說了問題的關鍵在于一葉障目。如果你就是盯著這些表面的東西,那么大俠怕也走不了多遠。哈哈
這個我不同意,那愛迪生又算什么,看來也被大俠給鄙視了。我認為最偉大的發明,恰巧都是很簡單的。比如螺絲釘,比如軸承。只有有了這種結構上的想法,做出了最粗淺的東西,才會有后續的那些研究。
沒有說不應該存在,只是不要因此被誤導,那樣對整個工業都是無益的。
太高深了,其實這些小的發明也是需要的,這個也是機械工業可以吃飯的一個小飯碗
評分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14 23:08 , Processed in 0.07244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