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4 H% u$ H$ F 很多人這樣說,現在的人真難管,違章、違紀的太多了,說服教育根本就無濟于事,但有一樣挺靈的,那就是:罰!
7 {: a: T! G- t7 n5 `! v& p/ } 交通警察的威信就是靠罰出來的! 0 N" Z+ T3 {* A9 Q7 f* p
很多著名的企業管理得很好,也是靠罰出來的!
& V5 k0 J5 N, w 于是,有人就寫了一篇叫《罰出來的文明》,竟然贏得了眾多的喝彩!! # ~6 t' w U1 h2 n+ W
瞧瞧!這就是罰款的魔力! u9 I5 I6 T9 h/ G. k5 y$ X2 @$ ]
于是,罰款就成了近二十年來我國眾多企業、社會團體、政府機構爭相效仿的管理方法!
3 c2 B% K5 Z0 s1 X 勿庸置疑,罰款的辦法在短期內是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的。但是,仔細想想,就不難判斷出僅靠罰款或者以罰款為主要手段的管理辦法是最拙劣、最愚笨的,是管理者無能、無奈、無助時想出的權宜之計。你看,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在罰款單滿天飛舞的今天為何屢禁不止?球員賭球的風氣在重罰之下為何卻日益猖獗? ( w9 y, O5 C" P/ p
所以,管理是一門科學,決不是單靠一個“罰”字就能解決問題那么簡單。當然,管理應該是嚴格的,但嚴格的管理并不等同于嚴厲的處罰。 % \. m+ p. e! i' s" Z6 H8 e
我們有很多的規章制度,為什么都執行不下去,而中國紅軍只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卻極少有人違反?關鍵在于,許多的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從意識上到行為上的認同。
9 ~; r8 S& L. q% p9 v- S* Z; o 我們的很多制度大多是管理者編的,從編制到審核、審批、發布的整個過程,真正的執行者有沒有參與?沒有參與也無關緊要,只要你的管理制度是經過了咨詢、認證了是合理的、可行的,但在發布、執行之前,你有沒有培訓過呢?所以,培訓是決定執行效果的關鍵。在培訓的過程中,除了要讓真正的執行者了解管理者的目的、目標以外,更要讓大家認識到如果不這樣做的危害。其次,是宣傳。如果大家都理解了、認同了,你的制度大眾化了,深得民心了以后,再將你的制度進行大面積地宣傳,最后執行起來就容易多了。中國工農紅軍就是因為重視宣傳,使領導者的每一個重大決定通過宣傳統一認識,使全體官兵都理解政策實施的必要性,最終達到大家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的效果。你說,這樣的制度,大家還會不會都去違反? 0 }% @$ e5 X: b) X) B, \
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去重視信息的共享和宣傳。比如,一個工廠的決定只是管理人員決定了之后,互相在電子郵件里傳遞著,就要求大家去執行。既沒有開會通知一線工人,又沒有將討論結果形成文件打印出來張貼,結果導致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人違反了還要被處罰,這樣的罰款久而久之會讓大家以為你是為了處罰而處罰,這樣的處罰目的是為了什么,效果又在哪里? - P8 P; a& b$ u6 Y& f1 j
所以,很多人以為處罰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照我說,要罰,就先罰部門領導。屬下的所有失誤領導者要承擔一半甚至一大半。首先,你有沒有選好人、用好人、培訓好人? 6 b( D5 O8 L8 F- _- |( Z7 j6 c
我在教書的那幾年,每帶一個新班的第一堂課,就是告訴學生:有的學生現在成績還不好,那是以前的事,一年以后誰要是成績不好(80分以上),是老師的失職。 . }1 j3 J8 ?& G
我說這話是有理由的,首先,學生要想成績好,必須要有三個條件:第一、不是癡呆;第二、要認真聽講;第三、要按時完成作業。首先,是癡呆的或嚴重缺乏學習能力的不可能考得上來;第二、如果學生不認真聽講,一定是老師講的課不夠生動,沒有吸引力;第三、學生不完成作業,是因為貪玩或不會做。
6 d( D/ H5 y1 l 學生為什么貪玩?因為他覺得有比完成作業更加感興趣的事,也就是說,老師沒有培養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還是老師的錯。
' K* {, L" |4 ~4 Q. g. q! S1 m 學生為什么不會做?是因為老師沒有讓每一個學生都聽懂,仍然是老師的錯。
2 n+ y5 @5 y) t9 H& e 所以,我說,學生的成績不好,是老師的錯!換句話來說,一個好的管理者就一定是一個好的老師。一個部門的業績不好,就是部門的領導的錯,不應動不動就去處罰自己的下屬。 ; Q' c' B+ ?8 ^. J9 W
記得去年9月,我們公司28萬臺的訂單的第一批,一個檢驗班長在將檢驗要求和崗位調整作了詳細的講解之后就告訴檢驗員:大家要高度重視螺釘打滑,這是客戶除產品性能以外的最重要的關注點,從今天起,在我們班里,發現一次螺釘打滑,我將向全事業部公開檢討,有兩次,我將自行辭職。 9 ~. Z& t8 q- C! P% m
為什么他會這樣說?因為他覺得如果事實證明了他的無能(連螺釘打滑都控制不好),所以他要辭職。 ( m" N* q/ J! [ u- o
所以,在整個28萬臺訂單生產過程中,他們做到了,他們在沒有罰過一分錢的情況下做到了!因為他們做好了兩件事,一是在執行前進行了充分的培訓、溝通和宣傳,二是明確了責任(領導者的責任)。做好了這兩點,大家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做事的方法,有一個已經為大家熟悉了的共同的目的。當然,他們有一個先決的條件,他們一直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和諧的團隊,這是有良好執行力的關鍵。
5 x* \0 C& k7 d9 k7 i7 R" W c 在這之后,他們又舉行了陽光團隊活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們提倡以表揚、鼓勵、獎勵為主,以宣傳、培訓、溝通為主,以員工的自覺和領導的以身作則為主的管理方式。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提倡過以處罰為主。 6 c+ E9 U$ j% x' E
總是有人抱怨國人的素質太差,殊不知你也是國人中的一員。總會有人說,罰款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殊不知被罰款者的過錯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過錯可能應該屬于開罰單的人自己。
1 _( o' v9 o2 H 近日,又聽說某工廠的領導除了罰款、扣分之外,還經常用手指著違紀人員說:
" j) R3 [5 B; a3 [ 你,扣你5分……
% p7 k9 q3 B4 L. U7 ]4 D. S 你,扣你10分……
$ q- g9 \& g9 u& }( { 你、你、還有你,每人罰款100,明天寫個檢討書交給我……
u- q$ p+ A" I; W6 M& D 你,罰你在這里站半個小時,不準離開一步,否則開除你……
6 T; c, l$ V1 H+ z' A 真不知這樣的廠長是怎么當的?! 6 t, S- F$ p/ [6 i
企業管理應該有人員選拔、培訓、考核等步驟,而處罰則是證明了所有的步驟都失敗了之后的一種最無奈的處理辦法,雖然我們還不能完全回避用處罰的辦法處理問題,但是這個辦法我們要謹慎使用,更不能濫用,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偶然使用也應做到公平合理。因為這種辦法一旦用得多了,不但不靈驗,反而會生發出一種互相怨責、煩躁、反感甚至抵觸的情緒,嚴重的還會導致部門內部的不團結、不信任的結果,最終使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喪失殆盡。 9 E% }" H( p5 J5 t+ |- R
因此,企業管理切忌走入處罰的誤區。
4 p4 Y* f$ a* U1 c8 g7 m 處罰就好比是鴉片,用多了不但有毒而且還會上癮的! |